APP下载

“尸位”为何能”素餐”?

2014-08-11陈乃举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7期
关键词:末位党和人民现行

陈乃举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有些地方存在“为官不为”现象时,加重了语气说:“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有关工具书对“尸位”的解释是:古代祭礼中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只需端坐而不须做任何动作;素餐,空虚无德,餐人之禄。把“尸位”和“素餐”合成成语,则见于《汉书·朱云传》,意思和上述表述基本相同。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尸位素餐就是占着位置,拿着高薪,白吃白喝不作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尸位素餐”现象,可谓当下官场的一个顽疾。对于“尸位素餐”问题,也不是没有提到治理的日程上来。比如,有的单位实施“治庸计划”、进行年终考评、实行“末位淘汰”等等,但大多收效甚微。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尸位为何能素餐?

这不能不从现行的干部制度上找找原因。直白地说,现行干部制度的弊端给了尸位素餐者生存的空间。现在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在“公推直选”“民意测验”“公开竞聘”“差额选举”“民主评议”等方面,一些“潜规则”常常在起作用。有的部门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在形式上“走程序”,实际上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表面上走的是正常程序,实际上搞的是“暗箱操作”。有人靠关系谋得“尸位”,虽然工作能力差、事情总是做不好,可凭着和当权者的特殊关系,照样自鸣得意;即便是民意测验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本该“末位淘汰”,但因“朝中有人”,依然故我。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惩处机制、社会舆论对于“尸位素餐”现象过分宽容。此前,曾有舆论评述此类官员“不贪不占不干事,比起那些贪官算是好官了”。笔者不以为然。不贪不占,只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的基本标准。党和人民期待的好官不仅要不贪不占,更要上为国家谋利,下为百姓造福。“不作为”,对于党政官员来说不可饶恕,拿着人民的血汗钱而“不作为”或是胡乱作为,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犯罪。

要解决“尸位素餐”的问题,根本在于改革现行的干部任用制度,不断健全选拔任用管理干部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干部任用、升迁和奖惩程序,剔除少数人说了算的因素。“尸位者”一旦没人庇护,也就要失去“尸位”,也就不能“素餐”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末位党和人民现行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遭遇“末位淘汰”,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被抓了现行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神秘的幂的逆运算
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
有趣的数89
刍议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官员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