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分析

2014-08-11赵俊杰

关键词:瑞芬太尼麻醉

赵俊杰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芬太尼。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理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具有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恢复迅速等优点,适合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小儿外科;麻醉

瑞芬太尼(REM)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在1996年美国FDA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手术麻醉中[1],但是在儿科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次研究针对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5岁;体重3.2~46kg,平均体重13.6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5例,斜视矫正术9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8岁;体重3.8~43kg,平均体重14.1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7例,斜视矫正术8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均给予肌注氯胺酮(国药准字H14020754,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4~10mg/kg。①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1,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μg/kg,异丙酚(国药准字H37023744,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1~2mg/kg;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8,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5μg/kg,异丙酚1~2mg/kg。两组患儿均经口或鼻气管插管。②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均静脉滴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84248,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维持肌松。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的意识状态;②拔管的标准:患儿能够自行呼吸,吞咽反射恢复,意识清醒。③OAAS评分[2]:1分为轻拍、轻推无反应,嗜睡;2分为轻拍、轻推有反应,但无法辨别声音;3分为对大声呼唤有反应,但言语模糊,目光呆滞;4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但语速较慢;5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完全清醒。④观察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24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比较理想,未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症状,仅有对照组出现1例患儿呕吐,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

儿科手术中的麻醉选择要特别注意,因为小儿的手术耐受性、机体的各方面功能均比较弱,因此,镇痛药物选择安全可靠显得尤为重要。瑞芬太尼是属于人工合成的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清除率高、剂量易控制、持续输注无积蓄等优点[3]。而且瑞芬太尼的动力学过程不同于其他的阿片类药物,其主要经血液及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丙醇酸甲酯水解代谢,而非经血脉胆碱酯酶降解。由于其独特的动力学特点,使得REM更加适合输注,更加精确的给药。本次研究中将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186±19)min和(184±18)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4.6±0.2)min及拔管时间(5.9±1.2)min均要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7.2±0.4)min及拔管时间(8.9±1.5)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瑞芬太尼麻醉中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时间均优于采用芬太尼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的可控性强,而且术后循环平稳,术后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明,万珍珍,余锦芬,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3):215-216.

[2]关雷,汪润,李群,等.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44-646.

[3]周卫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1-2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芬太尼。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理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具有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恢复迅速等优点,适合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小儿外科;麻醉

瑞芬太尼(REM)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在1996年美国FDA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手术麻醉中[1],但是在儿科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次研究针对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5岁;体重3.2~46kg,平均体重13.6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5例,斜视矫正术9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8岁;体重3.8~43kg,平均体重14.1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7例,斜视矫正术8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均给予肌注氯胺酮(国药准字H14020754,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4~10mg/kg。①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1,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μg/kg,异丙酚(国药准字H37023744,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1~2mg/kg;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8,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5μg/kg,异丙酚1~2mg/kg。两组患儿均经口或鼻气管插管。②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均静脉滴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84248,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维持肌松。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的意识状态;②拔管的标准:患儿能够自行呼吸,吞咽反射恢复,意识清醒。③OAAS评分[2]:1分为轻拍、轻推无反应,嗜睡;2分为轻拍、轻推有反应,但无法辨别声音;3分为对大声呼唤有反应,但言语模糊,目光呆滞;4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但语速较慢;5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完全清醒。④观察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24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比较理想,未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症状,仅有对照组出现1例患儿呕吐,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

儿科手术中的麻醉选择要特别注意,因为小儿的手术耐受性、机体的各方面功能均比较弱,因此,镇痛药物选择安全可靠显得尤为重要。瑞芬太尼是属于人工合成的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清除率高、剂量易控制、持续输注无积蓄等优点[3]。而且瑞芬太尼的动力学过程不同于其他的阿片类药物,其主要经血液及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丙醇酸甲酯水解代谢,而非经血脉胆碱酯酶降解。由于其独特的动力学特点,使得REM更加适合输注,更加精确的给药。本次研究中将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186±19)min和(184±18)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4.6±0.2)min及拔管时间(5.9±1.2)min均要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7.2±0.4)min及拔管时间(8.9±1.5)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瑞芬太尼麻醉中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时间均优于采用芬太尼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的可控性强,而且术后循环平稳,术后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明,万珍珍,余锦芬,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3):215-216.

[2]关雷,汪润,李群,等.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44-646.

[3]周卫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1-2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儿的手术麻醉采用芬太尼。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理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具有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恢复迅速等优点,适合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小儿外科;麻醉

瑞芬太尼(REM)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在1996年美国FDA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手术麻醉中[1],但是在儿科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次研究针对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5岁;体重3.2~46kg,平均体重13.6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5例,斜视矫正术9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8岁;体重3.8~43kg,平均体重14.1kg;其中扁桃体切除术17例,斜视矫正术8例,先天性腭裂修补术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均给予肌注氯胺酮(国药准字H14020754,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4~10mg/kg。①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1,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μg/kg,异丙酚(国药准字H37023744,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1~2mg/kg;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8,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5μg/kg,异丙酚1~2mg/kg。两组患儿均经口或鼻气管插管。②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异丙酚持续泵注。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均静脉滴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84248,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维持肌松。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的意识状态;②拔管的标准:患儿能够自行呼吸,吞咽反射恢复,意识清醒。③OAAS评分[2]:1分为轻拍、轻推无反应,嗜睡;2分为轻拍、轻推有反应,但无法辨别声音;3分为对大声呼唤有反应,但言语模糊,目光呆滞;4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但语速较慢;5分为对正常呼唤有反应,完全清醒。④观察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24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的OA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比较理想,未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症状,仅有对照组出现1例患儿呕吐,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

儿科手术中的麻醉选择要特别注意,因为小儿的手术耐受性、机体的各方面功能均比较弱,因此,镇痛药物选择安全可靠显得尤为重要。瑞芬太尼是属于人工合成的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清除率高、剂量易控制、持续输注无积蓄等优点[3]。而且瑞芬太尼的动力学过程不同于其他的阿片类药物,其主要经血液及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丙醇酸甲酯水解代谢,而非经血脉胆碱酯酶降解。由于其独特的动力学特点,使得REM更加适合输注,更加精确的给药。本次研究中将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外科麻醉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186±19)min和(184±18)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4.6±0.2)min及拔管时间(5.9±1.2)min均要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7.2±0.4)min及拔管时间(8.9±1.5)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瑞芬太尼麻醉中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时间均优于采用芬太尼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的可控性强,而且术后循环平稳,术后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明,万珍珍,余锦芬,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3):215-216.

[2]关雷,汪润,李群,等.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44-646.

[3]周卫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1-22.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