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三叉神经痛术前检查的价值

2014-08-11庄乃君汤群锋

医疗装备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庄乃君,赵 颖,汤群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23)

MRI在三叉神经痛术前检查的价值

庄乃君,赵 颖,汤群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23)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三叉神经痛术前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及MRI资料,与临床手术对照,比较3D-TOF MRA显示神经血管的能力。结果:20例患者均行3D-TOF MRA检查,图像显示血管压迫发生率为60%(12/20),非血管压迫发生率为40%(8/20)。3D-TOF MRA检查与手术结果相符率为70%(14/20),假阳性率为30%(6/20),假阴性率为10%(2/20)。结论:3D-TOF MRA检查可有效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是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术前检查

三叉神经是支配颌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主要颅神经之一, 据国内统计,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约为182/100000人[1]。其发病机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Jannetta提出的微血管压迫“短路”学说[2],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成为首选手术方[3]。有报道指出MRI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资料,以评价术前MRI检查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本院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部分感觉神经根切断术的患者资料,总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47~76岁,平均64岁,临床症状均有面部针刺样疼痛,持续半年至20年不等,症状位于左侧者8例,右侧12例。

2 影像学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TrioTim超导型3.0T MR仪,头颅线圈。所有患者均行3D-TOF MRA扫描,扫描参数如下:TR 21.0 ms,TE3.69ms,矩阵512×512,FOV 21cm×21cm,层厚0.8mm;先做横断面成像,然后根据横断面MRI所显示的三叉神经脑池段做多平面重建。检查结果分析:由2位高年资神经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MRI图像,在3D-TOF MRA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上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以及受压程度。

3 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并部分感觉神经根切断术。以手术结果作为标准,比较MRI检查与手术结果相符程度。

4 结果

20例患者均行3D-TOF MRA检查,其中7例右侧三叉神经与邻近动脉关系密切,9例左侧三叉神经与邻近动脉关系密切,1例双侧三叉神经与邻近动脉关系密切,3例三叉神经与邻近动脉无明显接触。15例MRA检查结果与症状部位一致,有2例症状侧未发现责任动脉,而对侧三叉神经与邻近动脉关系密切。无症状侧出现动脉接触或压迫者有3例。

20例患者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部分感觉神经根切断术,手术部位同症状部位一致,左侧8例,右侧12例。20例中有12例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密切,血管压迫发生率为60%(12/20),其中10例是动脉,与MRA检查结果一致,2例是静脉,MRA检查中未发现;20例中另外8例周围无明确责任血管,非血管压迫发生率为40%(8/20),2例与MRA检查结果一致,6例MRA检查中有责任动脉而术中未发现。综上,3D-TOF MRA检查与手术结果相符率为70%(14/20),假阳性率为30%(6/20),假阴性率为10%(2/20)。

图A-C 女性,58岁,左面部疼痛8年,3D-TOF MRA横断位、斜矢状位及冠状位,显示左侧三叉神经(箭)与邻近动脉(箭头)关系密切。

5 讨论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三叉神经出脑干段的脱髓鞘病变,裸露的脱髓鞘轴突并置于一起会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当传递触觉和痛觉的轴突接触后即可以发生“短路” 而致三叉神经痛[5,6],也可能是脱髓鞘病变使三叉神经的传入冲动增加而脑干的抑制机制被削弱而产生疼痛[7]。有报道,通过尸检等方法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患侧有57%~100%的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在无面部疼痛的患者中仅7%~32%的三叉神经有血管受压[8]。但在非活体状态下,由于血管灌注等原因,神经血管位置可能发生变化,结果可能发生偏差[9]。本组研究中患侧出现血管压迫神经的现象确实明显(60%,12/20),受压的程度更严重。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I影像学检查中的3D-TOF MRA有助于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对于手术有很大帮助,文献报道MRI检查时其图像中显示的位置与术中所见位置一致性很好,达到了微血管压迫神经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要求[3,4]。3D-TOF MRA序列图像特点是空间分辨力高,小动脉显示为高信号,脑组织为等信号,脑脊液为低信号,很好地显示出神经与小动脉的关系,但静脉不易显示。在重建图像中,可以多角度调整来达到观察的目的,从而判断责任血管及其走向、压迫位置等。本组中MRA与手术符合率达到70%。但该序列对于显示静脉效果较差,本组有2例术中发现为静脉压迫,而在MRA中未显示。MRA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可能与检查时血管充盈、血流动力学等有关。有研究表明,增强3D-SPGR序列显示神经血管效果较好,其采用容积采集、薄层扫描MRI技术,其分辨率高,容易显示细小复杂的结构[10],不但能够显示压迫三叉神经的动脉,而且能够湿示压迫三叉神经的静脉,弥补3D-TOF MRA的不足[9,11]。本组研究中,病例数较少,难以做进一步统计学研究。

综上所述,3D-TOF MRA检查可有效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是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对于疾病初步筛查、术前预判责任血管、评估手术风险、探查术中重要区域、提高手术疗效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等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1]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8, 851-857.

[2] Jannetta PJ. Micro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trigeminal nerve for the douloureux. ProgNeurolSurg, 1976, 7: 180-186.

[3] 陈立华, 陈凌, 凌峰.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疗效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8, 4: 306-310.

[4] 周宙, 杨智云, 刘金龙. 等. 三叉神经痛MRI序列研究及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46: 37-39.

[5] Love S, Coakham HB.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 Brain, 2001, 124: 2347-2360.

[6] Love S, Hilton DA,Coakham HB. Central Demyelination of the Vth never root in tigeminal neuralgia associated with vasculair compression. Brian Pathology, 1998, 8: 1-2.

[7] Rozen TD. Trigeminal neuralgia and golssoopharyngeal neuralgia. Neurol Clin, 2004, 22: 185-206.

[8] Meaney JF. Miles JB, Nixon TE, et al. Vascular contact with the fifth cranial nerve at the pons i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detection with 3D FISP imaging, MR Am J Roentgeanl, 1994, 163: 1447-1452.

[9] Anderson VC, Berryhill PC, Sandquist MA, et al. High 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recalled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a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Neumsurgery, 2006, 58: 666-673.

[10] Chun-Cheng Q, Qing-Shi z, Ji-Qing Z, et at. A single-blinded pilot study assessing neurovascular contact by using high-resolution M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Eur J Radiol, 2009. 69: 459-463.

2014-08-26

R814

B

1002-2376(2014)12-0057-02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