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超声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价值探讨

2014-08-11李永平

关键词:肠套叠婴幼儿

李永平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并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肠套叠超声声像显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00例行常规检查的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组肠套叠患儿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明确肠套叠征象为495例(95.2%);低频彩色超声显示可疑肠套叠征象为20例(3.84%);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为5例(0.96%)。另经高频彩色超声显示,全组患儿肠套叠征象均较为明显。结合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准确率高达100%,优于对照组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色超声;婴幼儿;肠套叠;低频彩色超声;高频彩色超声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首选超声或X线透视进行可靠检查。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1]。现本研究拟结合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对婴幼儿肠套叠诊断价值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为281例,女患儿为239例;年龄3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0.7岁。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腹泻。将其确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检查,另观察组应用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其中,低频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频率为12MHz。全组患儿在诊断前均采用常规仰卧位,再行低频探头连续扫查患儿腹部横向及扇形部位,了解腹部各脏器是否发生病变,并判断是否存在肠套叠,同时确定可能存在的套块位置及其伴发的淋巴结情况;最后重点行高频探头扫查患儿腹部,对肠套叠是否存在做进一步的确定。在应用彩色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肠套叠好发部位回盲部仔细观察,并明确是否有“同心圆”与“套筒”征。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准确性的比较:经研究,两组婴幼儿肠套叠检查的准确性,见表1。

由此可见,两组患儿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婴幼儿肠套叠具体情况分析:①婴幼儿肠套叠类型:经检查,发现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中,有221例属于回盲型,占42.5%;有289例属于回盲结型,占55.8%;有13例属于结节型,占2.5%;另有4例属于小肠型,占0.77%。②彩色超声影像表现:本组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有20例(3.84%);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的有5例(0.96%)。同时,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的520肠套叠患儿中,均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

另外,检查发现肠套叠套块好发于患儿右侧腹部,而患儿中腹部、左下腹部仅发现少部分肠套叠套块,由此可了解到肠套套入的深度以及其类型与套块位置存在一定的联系。行低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发现肠套呈“靶环”征,行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时,发现肠套呈“假肾”征。同理,行高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或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则除了可以明确显示“靶环”征和“假肾”征之外,还能够判断套块内的淋巴结肿大是否存在,并相对清晰地将套块各层肠管壁、套头位置进行显示。

讨论

据资料证实,临床上发生婴幼儿肠套叠约有96%属于原发性肠套叠,并且多在秋冬及冬春交替季节发生[2]。结合其复发诱因来看,通常除了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和腹泻等,还应对婴幼儿回盲部水肿、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加以考虑[3]。

当前临床上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主要受到肠套叠患儿腹部肠腔内气体多,以及患儿哭闹无法很好配合医生工作的影响,导致漏诊、误诊情况多有发生[4]。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医生对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患儿进行详细、耐心检查,必要时可考虑镇静后再进行复查。

分别行低频彩色超声横切、纵切检查,可以发现肠套横切时呈“靶环”征,纵切时呈“套筒”征。在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行彩色超声检查中,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另外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和无肠套叠征象的共25例,仅占4.80%。由此可以看出,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后,全组均确定为肠套叠患儿。其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5例患儿呈“靶环”征,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小肠套,位置主要在脐周附近,类型主要为回回型。可见,应用低频彩色超声与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婴幼儿肠套叠,准确率高达100%。而采用常规检查的500例患儿中,误诊62例,准确率仅为87.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本研究表明,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10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11(7):1019-1020.

[2]杨琳,冯航.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34):1247-1248.

[3]段雅琦,王建华,丁桂春.小儿肠套叠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2011,7(9):29-30.

[4]王亮,周珉,任彦,刘玉奇,高云剑,贾慧惠,盛茂,郭万亮,李京恩.婴幼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6):127-128.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并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肠套叠超声声像显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00例行常规检查的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组肠套叠患儿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明确肠套叠征象为495例(95.2%);低频彩色超声显示可疑肠套叠征象为20例(3.84%);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为5例(0.96%)。另经高频彩色超声显示,全组患儿肠套叠征象均较为明显。结合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准确率高达100%,优于对照组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色超声;婴幼儿;肠套叠;低频彩色超声;高频彩色超声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首选超声或X线透视进行可靠检查。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1]。现本研究拟结合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对婴幼儿肠套叠诊断价值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为281例,女患儿为239例;年龄3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0.7岁。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腹泻。将其确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检查,另观察组应用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其中,低频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频率为12MHz。全组患儿在诊断前均采用常规仰卧位,再行低频探头连续扫查患儿腹部横向及扇形部位,了解腹部各脏器是否发生病变,并判断是否存在肠套叠,同时确定可能存在的套块位置及其伴发的淋巴结情况;最后重点行高频探头扫查患儿腹部,对肠套叠是否存在做进一步的确定。在应用彩色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肠套叠好发部位回盲部仔细观察,并明确是否有“同心圆”与“套筒”征。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准确性的比较:经研究,两组婴幼儿肠套叠检查的准确性,见表1。

由此可见,两组患儿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婴幼儿肠套叠具体情况分析:①婴幼儿肠套叠类型:经检查,发现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中,有221例属于回盲型,占42.5%;有289例属于回盲结型,占55.8%;有13例属于结节型,占2.5%;另有4例属于小肠型,占0.77%。②彩色超声影像表现:本组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有20例(3.84%);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的有5例(0.96%)。同时,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的520肠套叠患儿中,均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

另外,检查发现肠套叠套块好发于患儿右侧腹部,而患儿中腹部、左下腹部仅发现少部分肠套叠套块,由此可了解到肠套套入的深度以及其类型与套块位置存在一定的联系。行低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发现肠套呈“靶环”征,行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时,发现肠套呈“假肾”征。同理,行高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或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则除了可以明确显示“靶环”征和“假肾”征之外,还能够判断套块内的淋巴结肿大是否存在,并相对清晰地将套块各层肠管壁、套头位置进行显示。

讨论

据资料证实,临床上发生婴幼儿肠套叠约有96%属于原发性肠套叠,并且多在秋冬及冬春交替季节发生[2]。结合其复发诱因来看,通常除了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和腹泻等,还应对婴幼儿回盲部水肿、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加以考虑[3]。

当前临床上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主要受到肠套叠患儿腹部肠腔内气体多,以及患儿哭闹无法很好配合医生工作的影响,导致漏诊、误诊情况多有发生[4]。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医生对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患儿进行详细、耐心检查,必要时可考虑镇静后再进行复查。

分别行低频彩色超声横切、纵切检查,可以发现肠套横切时呈“靶环”征,纵切时呈“套筒”征。在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行彩色超声检查中,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另外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和无肠套叠征象的共25例,仅占4.80%。由此可以看出,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后,全组均确定为肠套叠患儿。其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5例患儿呈“靶环”征,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小肠套,位置主要在脐周附近,类型主要为回回型。可见,应用低频彩色超声与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婴幼儿肠套叠,准确率高达100%。而采用常规检查的500例患儿中,误诊62例,准确率仅为87.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本研究表明,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10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11(7):1019-1020.

[2]杨琳,冯航.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34):1247-1248.

[3]段雅琦,王建华,丁桂春.小儿肠套叠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2011,7(9):29-30.

[4]王亮,周珉,任彦,刘玉奇,高云剑,贾慧惠,盛茂,郭万亮,李京恩.婴幼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6):127-128.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并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肠套叠超声声像显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00例行常规检查的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组肠套叠患儿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明确肠套叠征象为495例(95.2%);低频彩色超声显示可疑肠套叠征象为20例(3.84%);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为5例(0.96%)。另经高频彩色超声显示,全组患儿肠套叠征象均较为明显。结合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准确率高达100%,优于对照组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色超声;婴幼儿;肠套叠;低频彩色超声;高频彩色超声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首选超声或X线透视进行可靠检查。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1]。现本研究拟结合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对婴幼儿肠套叠诊断价值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52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为281例,女患儿为239例;年龄3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0.7岁。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腹泻。将其确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检查,另观察组应用高频和低频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其中,低频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频率为12MHz。全组患儿在诊断前均采用常规仰卧位,再行低频探头连续扫查患儿腹部横向及扇形部位,了解腹部各脏器是否发生病变,并判断是否存在肠套叠,同时确定可能存在的套块位置及其伴发的淋巴结情况;最后重点行高频探头扫查患儿腹部,对肠套叠是否存在做进一步的确定。在应用彩色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肠套叠好发部位回盲部仔细观察,并明确是否有“同心圆”与“套筒”征。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准确性的比较:经研究,两组婴幼儿肠套叠检查的准确性,见表1。

由此可见,两组患儿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婴幼儿肠套叠具体情况分析:①婴幼儿肠套叠类型:经检查,发现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中,有221例属于回盲型,占42.5%;有289例属于回盲结型,占55.8%;有13例属于结节型,占2.5%;另有4例属于小肠型,占0.77%。②彩色超声影像表现:本组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有20例(3.84%);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无肠套叠征象的有5例(0.96%)。同时,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的520肠套叠患儿中,均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

另外,检查发现肠套叠套块好发于患儿右侧腹部,而患儿中腹部、左下腹部仅发现少部分肠套叠套块,由此可了解到肠套套入的深度以及其类型与套块位置存在一定的联系。行低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发现肠套呈“靶环”征,行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时,发现肠套呈“假肾”征。同理,行高频彩色超声上探头横切(或斜切)患儿肠管长轴检查,则除了可以明确显示“靶环”征和“假肾”征之外,还能够判断套块内的淋巴结肿大是否存在,并相对清晰地将套块各层肠管壁、套头位置进行显示。

讨论

据资料证实,临床上发生婴幼儿肠套叠约有96%属于原发性肠套叠,并且多在秋冬及冬春交替季节发生[2]。结合其复发诱因来看,通常除了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和腹泻等,还应对婴幼儿回盲部水肿、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加以考虑[3]。

当前临床上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主要受到肠套叠患儿腹部肠腔内气体多,以及患儿哭闹无法很好配合医生工作的影响,导致漏诊、误诊情况多有发生[4]。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医生对可疑肠套叠征象的患儿进行详细、耐心检查,必要时可考虑镇静后再进行复查。

分别行低频彩色超声横切、纵切检查,可以发现肠套横切时呈“靶环”征,纵切时呈“套筒”征。在本组520例肠套叠患儿行彩色超声检查中,发现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明确肠套叠征象的有495例(95.2%);另外经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和无肠套叠征象的共25例,仅占4.80%。由此可以看出,低频彩色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后,全组均确定为肠套叠患儿。其中,低频彩色超声显示有可疑肠套叠征象的5例患儿呈“靶环”征,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小肠套,位置主要在脐周附近,类型主要为回回型。可见,应用低频彩色超声与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婴幼儿肠套叠,准确率高达100%。而采用常规检查的500例患儿中,误诊62例,准确率仅为87.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本研究表明,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检查婴幼儿肠套叠而言,高频与低频彩色超声的结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10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11(7):1019-1020.

[2]杨琳,冯航.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34):1247-1248.

[3]段雅琦,王建华,丁桂春.小儿肠套叠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2011,7(9):29-30.

[4]王亮,周珉,任彦,刘玉奇,高云剑,贾慧惠,盛茂,郭万亮,李京恩.婴幼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6):127-128.

猜你喜欢

肠套叠婴幼儿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