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原基层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的随访调查

2014-08-11巴桑旺堆

关键词:胆囊结石生活质量

巴桑旺堆

【摘要】目的:针对西藏高原基层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胆囊手术患者70例,针对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了解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这两个时间点各项调查因素变化情况。结果: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处于不断恢复状态,各项分析因素处于良好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术后半年相对于手术期间人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IQLI量表分析下,患者评分在3个月时呈现下降现象,但在术后1年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个别由于受西藏高原地区影响恢复较慢,但总体上呈现出良好趋势。

【关键词】胆囊结石;术后观察;随访调查;生活质量

西藏高原地区患者患上胆囊结石比例较高,这与其平时生活饮食习惯有关。胆囊切除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降低胆道结石复发几率。本院基于这一情况,选取我院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研究,希望能够了解患者术后恢复状态,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现做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8~61岁之间,平均年龄50.3±5.6岁。患者均为西藏高原基层居住人口,其中藏族63例,汉族5例,回族2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研究前后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较于手术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方法:针对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这两个时间点展开研究,了解患者手术后GIQLI指数变化情况,并从生活质量方面展开详细调查,了解处于优良状态的患者人数。生活质量调查从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这四个方面实施,计算处于良好程度的人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

结果

通过GIQLI量表针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展开研究[1],了解患者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处于良好程度人数相对于手术阶段的差异性。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由上表不难看出,相对于手术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的因素较多,除术后1年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因素外,术后3个月患者在结石症状方面就有了明显改善。说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术后谨遵医嘱对饮食进行了控制,让术后自我护理更注重西藏高原地区这一大环境,自我管理更具针对性。

讨论

胆囊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学认为在各项因素作用下患者胆汁的理化性质以及成分发生了变化,造成其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异常上升而形成结晶,最终衍变为结石[2]。西藏高原地区人民在生活饮食习惯上喜食酥油茶、肉类,在蔬菜方面碍于条件限制食用极少,无形中增加了体内胆固醇含量,因此患上胆囊结石的患者人数久居不下[3]。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变化较大,尤其是术后三个月阶段,该阶段患者尚处于术后不适应期,对各方面恢复还未完全,因此GIQLI指数呈现下滑趋势,但在术后一年恢复到手术期间水平。在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方面,可发现随着手术结束时间的延长,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手术前而言生活质量各方面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信在后续随访中将有更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升至良好程度。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在西藏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当地饮食及生活习惯造成。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后应谨遵医嘱注意控制饮食结构,减少由于饮食不当再次出现结石的几率,优化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随访工作,确保术后自我护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惠琴,王素花.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58-59.

[2]李莉,曾祥明,于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9):20-22.

[3]殷敏敏,金峰,成华金.西藏地区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的随访调查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281-282.

【摘要】目的:针对西藏高原基层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胆囊手术患者70例,针对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了解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这两个时间点各项调查因素变化情况。结果: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处于不断恢复状态,各项分析因素处于良好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术后半年相对于手术期间人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IQLI量表分析下,患者评分在3个月时呈现下降现象,但在术后1年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个别由于受西藏高原地区影响恢复较慢,但总体上呈现出良好趋势。

【关键词】胆囊结石;术后观察;随访调查;生活质量

西藏高原地区患者患上胆囊结石比例较高,这与其平时生活饮食习惯有关。胆囊切除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降低胆道结石复发几率。本院基于这一情况,选取我院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研究,希望能够了解患者术后恢复状态,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现做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8~61岁之间,平均年龄50.3±5.6岁。患者均为西藏高原基层居住人口,其中藏族63例,汉族5例,回族2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研究前后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较于手术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方法:针对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这两个时间点展开研究,了解患者手术后GIQLI指数变化情况,并从生活质量方面展开详细调查,了解处于优良状态的患者人数。生活质量调查从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这四个方面实施,计算处于良好程度的人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

结果

通过GIQLI量表针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展开研究[1],了解患者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处于良好程度人数相对于手术阶段的差异性。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由上表不难看出,相对于手术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的因素较多,除术后1年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因素外,术后3个月患者在结石症状方面就有了明显改善。说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术后谨遵医嘱对饮食进行了控制,让术后自我护理更注重西藏高原地区这一大环境,自我管理更具针对性。

讨论

胆囊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学认为在各项因素作用下患者胆汁的理化性质以及成分发生了变化,造成其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异常上升而形成结晶,最终衍变为结石[2]。西藏高原地区人民在生活饮食习惯上喜食酥油茶、肉类,在蔬菜方面碍于条件限制食用极少,无形中增加了体内胆固醇含量,因此患上胆囊结石的患者人数久居不下[3]。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变化较大,尤其是术后三个月阶段,该阶段患者尚处于术后不适应期,对各方面恢复还未完全,因此GIQLI指数呈现下滑趋势,但在术后一年恢复到手术期间水平。在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方面,可发现随着手术结束时间的延长,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手术前而言生活质量各方面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信在后续随访中将有更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升至良好程度。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在西藏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当地饮食及生活习惯造成。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后应谨遵医嘱注意控制饮食结构,减少由于饮食不当再次出现结石的几率,优化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随访工作,确保术后自我护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惠琴,王素花.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58-59.

[2]李莉,曾祥明,于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9):20-22.

[3]殷敏敏,金峰,成华金.西藏地区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的随访调查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281-282.

【摘要】目的:针对西藏高原基层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胆囊手术患者70例,针对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了解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这两个时间点各项调查因素变化情况。结果: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处于不断恢复状态,各项分析因素处于良好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术后半年相对于手术期间人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IQLI量表分析下,患者评分在3个月时呈现下降现象,但在术后1年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个别由于受西藏高原地区影响恢复较慢,但总体上呈现出良好趋势。

【关键词】胆囊结石;术后观察;随访调查;生活质量

西藏高原地区患者患上胆囊结石比例较高,这与其平时生活饮食习惯有关。胆囊切除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降低胆道结石复发几率。本院基于这一情况,选取我院胆囊手术患者展开随访研究,希望能够了解患者术后恢复状态,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现做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8~61岁之间,平均年龄50.3±5.6岁。患者均为西藏高原基层居住人口,其中藏族63例,汉族5例,回族2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研究前后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较于手术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方法:针对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这两个时间点展开研究,了解患者手术后GIQLI指数变化情况,并从生活质量方面展开详细调查,了解处于优良状态的患者人数。生活质量调查从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这四个方面实施,计算处于良好程度的人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

结果

通过GIQLI量表针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展开研究[1],了解患者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处于良好程度人数相对于手术阶段的差异性。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由上表不难看出,相对于手术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的因素较多,除术后1年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因素外,术后3个月患者在结石症状方面就有了明显改善。说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术后谨遵医嘱对饮食进行了控制,让术后自我护理更注重西藏高原地区这一大环境,自我管理更具针对性。

讨论

胆囊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学认为在各项因素作用下患者胆汁的理化性质以及成分发生了变化,造成其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异常上升而形成结晶,最终衍变为结石[2]。西藏高原地区人民在生活饮食习惯上喜食酥油茶、肉类,在蔬菜方面碍于条件限制食用极少,无形中增加了体内胆固醇含量,因此患上胆囊结石的患者人数久居不下[3]。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变化较大,尤其是术后三个月阶段,该阶段患者尚处于术后不适应期,对各方面恢复还未完全,因此GIQLI指数呈现下滑趋势,但在术后一年恢复到手术期间水平。在生理功能、社会活动、结石症状以及精神状态方面,可发现随着手术结束时间的延长,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手术前而言生活质量各方面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信在后续随访中将有更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升至良好程度。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在西藏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当地饮食及生活习惯造成。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后应谨遵医嘱注意控制饮食结构,减少由于饮食不当再次出现结石的几率,优化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随访工作,确保术后自我护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惠琴,王素花.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58-59.

[2]李莉,曾祥明,于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9):20-22.

[3]殷敏敏,金峰,成华金.西藏地区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的随访调查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281-282.

猜你喜欢

胆囊结石生活质量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螺旋CT平扫在胆囊结石成分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