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灵去感受光明的使者

2014-08-11邢丹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7期
关键词:眼疾义诊角膜

邢丹

已近花甲之年的钱丽敏从医已经大半辈子了,每天的工作总是那样枯燥、繁忙,但对自己职业的那种神圣感却从未衰退。

1982年仲夏的一天,25岁的钱丽敏在深夜拉上窗帘、关上电灯,原地转了两圈就失去了方向感——刚刚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她试图去感受:如果这种黑暗像眼疾患者那样永不散去,自己会是怎样一种心境。

那种被黑暗笼罩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令她至今难忘,也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医疗系毕业、原本喜欢内科和儿科的她,在毕业时坚定地转行到了眼科,成为一名拯救光明的使者。

拯救光明,难度与风险并存。人的眼球直径平均23毫米,眼角膜中央的厚度约为0.5毫米,在如此敏感、娇嫩的器官上进行微妙而精细的手术,对医生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临床经验等都是一种考验,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她还记得那位患有双眼边缘性角膜炎的老人。第一次见面时,老人的一只眼球已经萎缩,完全失明;另一只眼睛因患有角膜溃疡并发白内障,仅剩些微光感。老人曾在多家医院辗转求医,但都表示“无能为力”——老人的角膜缘因溃疡变得很薄,做白内障手术的难度太大。

老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钱丽敏:“钱大夫,我每天吃着阳间的饭,过着阴间的日子,没有一天不是在痛苦中度过。求你给我做一次手术吧!即使瞎了,我也认命!”老人话音未落,泪已纵横。

钱丽敏知道,这是个极担风险的手术,但她还是毅然承担了下来。

老人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心电监护仪的显示屏上,线条呈波浪状平稳地滑过。钱丽敏把脸贴在显微镜上,顺着角膜切口放入细小的超声乳化针,探针一毫米一毫米地往前跳动,通过一段曲折的路线,最后抵达白内障硬核。

她的手术方案是取出浑浊的晶状体,然后用针管向眼球内部注射粘弹剂,最后植入人工晶体。由于老人的角膜薄而混浊,手术困难重重,堪比“拆弹排雷”,她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多年的经验化险为夷。

第二天一早,老人该换纱布了。纱布徐徐揭开,老人慢慢睁开眼,些许适应后,眼眸开始兴奋地追逐着手电筒的光束左右移动。手术成功了!在钱丽敏的精心医治下,老人的术后视力达到0.5,边缘性角膜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难度的手术证明了钱丽敏的高超医术,而多次赴内蒙古、新疆义诊的经历,则升华了她的精神境界。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是她生长的地方,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她的家乡成了区域性高发白内障等眼疾的典型地区。受医疗条件所限,许多可治性白内障病人因得不到及时诊治而失明。

在内蒙古义诊时,她曾亲眼看到,有的患者就因为从家到医疗队驻地需要五元钱的车费而不得不放弃治疗,更有凑齐了路费却没了吃饭钱的老乡。病人来一趟不容易,她抓紧时间尽一切努力拯救光明。由于当地医院条件差,没有专业技术设备,连续数日,她与义诊队员们每天站着手术长达15个小时,最多的一天竟做了40台手术。走下手术台,整个人疲惫得已近虚脱。

新疆清河县海阿热勒乡哈热拉村的86岁老人托列吾汗,因双眼患有白内障,已有三年看不到任何东西了。听说有哈尔滨的眼科专家义诊,她连夜赶来。白内障手术结束后,老人握着钱丽敏的手说:“我能看见了!感谢共产党,感谢哈尔滨,感谢钱医生!”

官方网站的信息中,钱丽敏的职业简历不过三行——从医32年,11 680个日日夜夜,草原残月、大漠风沙、塞外飞雪见证了她的医者仁心,她的足迹遍及城镇乡村,行程8万多里,给5万多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5万多名重见光明的患者,一定会记得她、感谢她……

猜你喜欢

眼疾义诊角膜
送“鸟”归家
近视小考
爱心义诊
韶州医院开展“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义诊
患者的新选择:人工角膜移植术
猪角膜可替代人角膜移植
角膜异物193例浅析
《唐筼诗存》中误收的一首陈寅恪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