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观察

2014-08-11申健

关键词:干扰因素药物

申健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干扰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可以得到临床检验指标可能受到部分药物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对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影响的排查。

【关键词】临床检验指标;药物;干扰因素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临床检验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验过程中主要以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作为检验标本,通过仪器分析、化学检验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形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1-4],对临床治疗的正确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可对常用临床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一类重要的因素就是药物的服用。根据相关资料和报道得到: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对临床常规检查指标的影响为7%,服用两种药物时的影响为16.7%,服用3~4种药物时的影响达到66.7%,服用5种以上药物时影响可达到100%[5-6]。随着各种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其对临床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给临床的诊断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为了对药物对常用临床指标的干扰因素进行探究,我院针对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常规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药物对尿十一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患者尿十一项检验指标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和代谢物两类,尿液排泄药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药物的分子量在300道尔以下,药物在血液中是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状态的。血液中的药物通常是经过尿液浓缩至血液中最高浓度的100~1000被排除体外,尿液相应指标检测通常是以一定区域颜色的反应进行定性,药物的干扰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药物对于尿液十项检验指标的具体影响,见表1。

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患者的并请将检验过程中,任何检验实验的开展都需要固定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参与实验的标本中由于添加了药物,从而使反应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最终给结果带来一定的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生化检验中如果患者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则可能是血肌苷比色测定的最大峰值发生变化有505nm变化到535nm,最终对实验结果产生正向的干扰,即药物量越大对结果带来的干扰也越大。维生及磷酸肌酸激酶素C对于谷草转氨酶的影响是正向的,对于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是负向的,对于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随着维生素C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患者检测之前的短时间内进行了静脉点滴,这可能对患者血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检测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的情形。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得到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以及糖高出正常水平的数倍到数十倍,则可以推测患者在检测之前一段时间长期服药,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该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具体的影响情况,见表2。

不同的药物将对患者的检验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药物的叠加服用会增大其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并且服用的量越大其带来的影响也越大。也就是药物对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讨论

临床用药对于临床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带来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一种药物可能够对多种不同的指标产生多种影响,也有可能多种药物对一项指标产生影响。在临床上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药物带来的干扰。为降低药物带来的干扰,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医师可以对药物具有良好特异性的实验方法排除药物的干扰[7]。检验工作人员通过工作过程中的研究,对药物对指标产生影响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影响重大的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检验人员应该加强和医护人员的联系,对患者检验之前服用的药物和接受的治疗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最终检验结果单上注明检验结果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对于检验结果受到极大影响的患者,应该根据药物的衰退期以及排泄期合理的安排再次确诊检验。

药物对临床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是复杂的,在检验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采用特异性好的实验对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同时应该加强检验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将患者的切身情况和检验的结果有效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候佳勇.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海峡药学,2013(1).

[2]李洁.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对白血病NB4细胞CD<,44>变异体表达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2010.

[3]朱红俊.药物对常用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海峡药学,2012(6).

[4]区德锦,邹春燕,黄亚铭.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及其机制探讨.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6).

[5]丁环宇,吴立翔,杨庆华.血清前清蛋白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监测价值.重庆医学,2010(15).

[6]丁刚雄.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健康大视野,2013(5).

[7]訾全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4).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干扰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可以得到临床检验指标可能受到部分药物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对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影响的排查。

【关键词】临床检验指标;药物;干扰因素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临床检验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验过程中主要以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作为检验标本,通过仪器分析、化学检验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形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1-4],对临床治疗的正确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可对常用临床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一类重要的因素就是药物的服用。根据相关资料和报道得到: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对临床常规检查指标的影响为7%,服用两种药物时的影响为16.7%,服用3~4种药物时的影响达到66.7%,服用5种以上药物时影响可达到100%[5-6]。随着各种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其对临床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给临床的诊断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为了对药物对常用临床指标的干扰因素进行探究,我院针对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常规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药物对尿十一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患者尿十一项检验指标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和代谢物两类,尿液排泄药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药物的分子量在300道尔以下,药物在血液中是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状态的。血液中的药物通常是经过尿液浓缩至血液中最高浓度的100~1000被排除体外,尿液相应指标检测通常是以一定区域颜色的反应进行定性,药物的干扰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药物对于尿液十项检验指标的具体影响,见表1。

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患者的并请将检验过程中,任何检验实验的开展都需要固定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参与实验的标本中由于添加了药物,从而使反应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最终给结果带来一定的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生化检验中如果患者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则可能是血肌苷比色测定的最大峰值发生变化有505nm变化到535nm,最终对实验结果产生正向的干扰,即药物量越大对结果带来的干扰也越大。维生及磷酸肌酸激酶素C对于谷草转氨酶的影响是正向的,对于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是负向的,对于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随着维生素C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患者检测之前的短时间内进行了静脉点滴,这可能对患者血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检测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的情形。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得到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以及糖高出正常水平的数倍到数十倍,则可以推测患者在检测之前一段时间长期服药,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该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具体的影响情况,见表2。

不同的药物将对患者的检验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药物的叠加服用会增大其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并且服用的量越大其带来的影响也越大。也就是药物对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讨论

临床用药对于临床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带来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一种药物可能够对多种不同的指标产生多种影响,也有可能多种药物对一项指标产生影响。在临床上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药物带来的干扰。为降低药物带来的干扰,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医师可以对药物具有良好特异性的实验方法排除药物的干扰[7]。检验工作人员通过工作过程中的研究,对药物对指标产生影响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影响重大的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检验人员应该加强和医护人员的联系,对患者检验之前服用的药物和接受的治疗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最终检验结果单上注明检验结果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对于检验结果受到极大影响的患者,应该根据药物的衰退期以及排泄期合理的安排再次确诊检验。

药物对临床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是复杂的,在检验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采用特异性好的实验对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同时应该加强检验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将患者的切身情况和检验的结果有效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候佳勇.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海峡药学,2013(1).

[2]李洁.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对白血病NB4细胞CD<,44>变异体表达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2010.

[3]朱红俊.药物对常用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海峡药学,2012(6).

[4]区德锦,邹春燕,黄亚铭.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及其机制探讨.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6).

[5]丁环宇,吴立翔,杨庆华.血清前清蛋白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监测价值.重庆医学,2010(15).

[6]丁刚雄.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健康大视野,2013(5).

[7]訾全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4).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干扰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可以得到临床检验指标可能受到部分药物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对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影响的排查。

【关键词】临床检验指标;药物;干扰因素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临床检验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验过程中主要以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作为检验标本,通过仪器分析、化学检验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形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1-4],对临床治疗的正确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可对常用临床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一类重要的因素就是药物的服用。根据相关资料和报道得到: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对临床常规检查指标的影响为7%,服用两种药物时的影响为16.7%,服用3~4种药物时的影响达到66.7%,服用5种以上药物时影响可达到100%[5-6]。随着各种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其对临床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给临床的诊断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为了对药物对常用临床指标的干扰因素进行探究,我院针对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的临床检验资料展开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常规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药物对尿十一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患者尿十一项检验指标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和代谢物两类,尿液排泄药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药物的分子量在300道尔以下,药物在血液中是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状态的。血液中的药物通常是经过尿液浓缩至血液中最高浓度的100~1000被排除体外,尿液相应指标检测通常是以一定区域颜色的反应进行定性,药物的干扰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药物对于尿液十项检验指标的具体影响,见表1。

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患者的并请将检验过程中,任何检验实验的开展都需要固定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参与实验的标本中由于添加了药物,从而使反应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最终给结果带来一定的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生化检验中如果患者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则可能是血肌苷比色测定的最大峰值发生变化有505nm变化到535nm,最终对实验结果产生正向的干扰,即药物量越大对结果带来的干扰也越大。维生及磷酸肌酸激酶素C对于谷草转氨酶的影响是正向的,对于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是负向的,对于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随着维生素C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患者检测之前的短时间内进行了静脉点滴,这可能对患者血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检测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的情形。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得到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以及糖高出正常水平的数倍到数十倍,则可以推测患者在检测之前一段时间长期服药,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该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具体的影响情况,见表2。

不同的药物将对患者的检验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药物的叠加服用会增大其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并且服用的量越大其带来的影响也越大。也就是药物对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和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讨论

临床用药对于临床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带来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一种药物可能够对多种不同的指标产生多种影响,也有可能多种药物对一项指标产生影响。在临床上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药物带来的干扰。为降低药物带来的干扰,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医师可以对药物具有良好特异性的实验方法排除药物的干扰[7]。检验工作人员通过工作过程中的研究,对药物对指标产生影响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影响重大的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检验人员应该加强和医护人员的联系,对患者检验之前服用的药物和接受的治疗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最终检验结果单上注明检验结果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对于检验结果受到极大影响的患者,应该根据药物的衰退期以及排泄期合理的安排再次确诊检验。

药物对临床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是复杂的,在检验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采用特异性好的实验对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同时应该加强检验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将患者的切身情况和检验的结果有效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候佳勇.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海峡药学,2013(1).

[2]李洁.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对白血病NB4细胞CD<,44>变异体表达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2010.

[3]朱红俊.药物对常用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海峡药学,2012(6).

[4]区德锦,邹春燕,黄亚铭.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及其机制探讨.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6).

[5]丁环宇,吴立翔,杨庆华.血清前清蛋白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监测价值.重庆医学,2010(15).

[6]丁刚雄.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健康大视野,2013(5).

[7]訾全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4).

猜你喜欢

干扰因素药物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