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

2014-08-08陈雪琼

关键词:竞争力因子旅游

任 晖, 张 慧, 陈雪琼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0世纪90年代,我国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大都经过资产重组,集中了优势资产,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从1996年起,酒店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开始不断下降,在所有旅游上市公司中一直处于最低位置,这种情况与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背道而驰。因此,对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酒店企业的经营状况,把握其潜在竞争力优势与财务实力,为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提升长期竞争力以及改善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实力等提供依据。

学术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大多集中于旅游类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针对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戴学锋(2000)[1]和冯青(2005)[2]通过直观对比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竞争效益的分析。还有学者是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定量研究,对三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一般认为景点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最好、最具竞争力,综合类次之,酒店类最差、竞争力最弱。如高莉、张伟(2008)[3]综合运用主成分和模糊评价法,同时构建了包含5个竞争力要素19个指标的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5个要素分别是效益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人气竞争力;江璇、陈玉芳(2009)[4]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竞争力的评价研究,认为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受到企业效益、规模、偿债、成长、营运、负债和员工教育 6个方面的影响;胡孝平,陈小连(2010)[5]基于主成分法分析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选取了9个财务指标分别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另外,孙媛媛(2010)[6]和许春晓(2008)[7]还考虑竞争力的动态性,在研究中引入动态分析法,孙媛媛突破传统研究的单项指标分析的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许春晓则以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和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动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而吴超等人(2010)[8]区别于其他学者,仅针对7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进行研究,并运用托宾Q值来分析公司的绩效问题,实证验证制约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1 我国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样本的选取

依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旅游类上市公司按其主营业务范围和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可分为3类:酒店类、景点类和综合类。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指主要依托酒店收人为主的旅游上市公司,酒店的具体收入主要来自于酒店的住宿、餐饮、娱乐,及其他如洗衣等附带业务。

截止2012年底,涉及酒店业务的旅游上市公司有28家,几乎是所有的旅游上市公司都有涉及酒店经营,只是酒店经营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同。同时,近年来有不少酒店类上市公司出现了主营业务转变或行业变更,如2003年6月重组成立的锦江国际,旗下拥有锦江股份(原新亚股份)、锦江投资(原新锦江)、锦江旅游3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锦江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酒店、餐饮业,其他公司的主营业务均已发生变更,锦江投资虽属酒店类,但主要从事物流运输,属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版块,因此在研究中将其排除,同时还剔除了业绩较差的ST股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仅分析我国A股市场中属于酒店类的6家旅游上市公司(表1),它们分别为锦江股份、金陵饭店、首旅酒店、东方宾馆、新都酒店、华天酒店。

表1 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一览表

(资料整理自搜狐证券网,截止2013年6月30日)

2 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是指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及持续获利的能力。它是一种整体综合能力,不但包括上市公司已有的竞争业绩,而且还包括上市公司未来竞争取胜和获利的潜在能力。因此,必须运用合理的评价体系及科学的方法对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提高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治理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技术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四大要素,其中制度与文化是基础保障因素,最终通过技术与管理得以体现,管理的最终表现是各项财务绩效。因此,在实证分析时仅从公司治理竞争力与财务实力两个方面设置上市公司评价指标[9]。选取体现管理竞争力的财务指标,对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研究,构建了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状况的4个方面的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表2)。

表2 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数据来源

研究的相关财务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大智慧、巨潮资讯、中国证券网上公开发布的6家酒店类旅游上市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经过对数据完整性的检查,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综合得分来评价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2.3 评价方法——因子及主成分分析法

选取的财务指标较多,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而因子及主成分分析法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实现以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原数据大部分信息的目的,即把变量维数降低以便于描述、理解和分析,使所分析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直观、有效。因此,采用因子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运用KMO检验模型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O值介于0-1,越接近1,表明所有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越适合因子分析。

其次,提取公因子。根据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求其特征值,再根据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然后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并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公共因子的个数以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并建立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最后,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公因子的得分。之后再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所有因子的总方差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构造综合得分模型,计算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综合竞争力得分越高,说明样本竞争力越高,反之则越低。

3 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实证分析

3.1 相关性分析

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录入SPSS18.0进行处理,通过观察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大部分系数值超过正负0.3,11个指标两两之间大多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各项数据具备了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另外通过Bartlett检验可以得出,应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因此,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另外,还得到11个原始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它反映了每个变量对所提取出的所有公共因子的依赖程度。分析得出,所有的变量共同度都在80%甚至9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3.2 提取公因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标准化数据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得到表3。从表3可知因子1、2、3的特征值均大干1,三者对累计方差的贡献最大,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信息,可以作为公因子。且因子数量由l1个减少为3个,达到了降维与化简的目的。另外,提取出的3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的大小自上而下排列,累积方差贡献率到达92.707%,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信息,说明3个公因子与指标原始数据之间拟合的非常好。且3个公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虽发生变化,但总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并没有改变,依然是92.707%。

表3 解释的总方差表

3.3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命名

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显示公因子对原始指标的解释力度。再将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可以发现载荷系数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有利于对公因子进行总结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旋转成份矩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因子1支配的变量有X2(总资产收益率)、X3(净资产收益率)、X10(净利润增长率)以及X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其中X2和X3,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X9和X10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因此,因子1反映企业的盈利成长能力,即企业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大化,它的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同时盈利能力成长的也越快。它即是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措施和体现。

因子2中,X6(速动比率)、X5(流动比率)以及X4(资产负债率)这3个变量的系数的绝对值均在0.9以上,载荷程度较高,因而对因子2的贡献最大。而X4、X5及X63个指标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且通常是呈负相关变动,即流动比率(或速度比率)的系数为正数,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负数。因此,认为因子2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因子3在X8(存货周转率)、X7(总资产周转率)、X1(主营业务利润率)以及X11(总资产增长率)这4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其中,X7和X8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X1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X11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因此将因子3命名为综合能力因子,反映企业的发展规模。它的值越大,说明公司的运营能力越强,且对公司的盈利成长能力也产生影响作用,而X7、X8与X1、X11呈负相关变动,可以理解为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随着企业周转率的下降,其变现能力逐渐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成长水平。

3.4 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运用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5),再利用给出的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的得分,旋转后的因子得分表达式如下:

(1)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因子2、因子3的得分表达式。其中,X1~X11按顺序代表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的各个变量。

表5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通过上述因子得分表达式,计算得出6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3个因子的得分,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3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权数就是其方差贡献率),获得综合得分及排名,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F=(39.014% ×F1 +29.340% ×F2 +24.353% ×F3)/ 92.707%

(2)

3.5 结果分析

一般而言,因子得分为正,说明该因子能力较强,得分越高,因子能力越强。从表6可以看出,6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综合得分为正的只有3家,占总数的50%,且分数均不超过1,说明酒店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较弱;同时6家公司的竞争力差距也较大,排名第一的首旅酒店和最后的新都酒店竞争力指数相差接近2。其次,因子1(盈利成长能力)得分为正的酒店类上市公司有5家,因子2(偿债能力)得分为正的有3家,因子3(综合能力)得分为正的也是3家,这表明酒店类上市公司的盈利成长能力与其他两个因子相比较强,而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规模还有待提高。另外,这6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在竞争优势上存在差异。首旅酒店的各因子排名均靠前,综合排名第一位,表明该上市公司2012年在盈利成长、偿债和其他综合能力方面都表现优秀,在酒店类上市公司中最具竞争优势;华天酒店的偿债能力最强,但其他因子表现不佳,综合排名第二位;锦江股份仅盈利成长能力较强,综合排名第三位;而金陵饭店和新都酒店各因子表现较弱,综合排名最后,公司的管理者应针对竞争弱项尽快解决公司发展问题。这种竞争优势上的差异不均衡,一方面说明我国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通过市场进行资本运营、资产整合以增加企业价值的能力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在经营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也是我国酒店行业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折射。

表6 酒店类上市公司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4 政策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对酒店类上市公司而言,影响其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盈利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因而,企业关注的焦点应集中在,如何摆脱自身债务问题、改善资本结构以提高盈利点,实现可持续盈利成长。对不同的酒店类上市公司,还可根据各项因子在行业中的排名找出差距,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

针对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企业需要通过改善偿债能力和盈利成长能力来实现。而偿债能力又与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故企业偿债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质量和优化资本结构来实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酒店财务部在赊销时应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收款政策,并对账款的回收情况加以监督;(2) 酒店应增加筹资的渠道,多渠道举债,如向资本市场拆借、发行企业债券、吸引海外投资等;(3) 在资本投入上,增加客房产品的投资,缩减餐饮投资。另外,偿债能力的提升要以利润大于利息为前提,其实质也就提升了企业的盈利成长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市场需求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经济背景下,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迫切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各部分资源整合、通力合作,提高自身盈利成长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10]。

研究得出影响酒店类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对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研究过程仍有不足,仅对2012年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静态的研究,并未进行长期的动态分析,这是未来研究所需要改进的。

参考文献:

[1] 戴学锋.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J].旅游学刊,2000(1):15-21

[2] 冯青.我国各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及投资前景[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62-66

[3] 高莉,张伟.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J].科技经济市场,2008(9):9-10

[4] 江璇,陈玉芳.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基于2007年年报数据的因子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2):28-30

[5] 胡孝平,陈小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5(1):61-65

[6] 孙媛媛.基于DEA的中国旅游上市公 司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以东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481-483

[7] 许春晓,叶莉.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5):28-32

[8] 吴超,张胜男,吴梦.我国酒店类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从公司财务角度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73-77

[9] 徐向艺.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0] 王峻慧,张月.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3):102-103

猜你喜欢

竞争力因子旅游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旅游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