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2014-08-07陈宗模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物理

陈宗模

摘要: 课程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教材;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11-01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新课程、新标准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也在新课标指导下发生了不少新变化,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成为具体落实改革的焦点。

1.更新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因为不同的教育观念将会影响教师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是新时代对教师角色转换提出的要求。而教师将由"演员"转变为"导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学习内容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应当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问题的设计者、训练者和解答者,而应当成为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同时教师不再是学习效果的考核者与学生价值的评判者,而成为学习活动的调控者和学习成功的激励者。

2.处理好物理课堂中的几个关系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1密切物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情感和态度。传统教材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不生动。而新教材,克服了传统的不足,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及习题。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压强》一节,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产中哪些情况要增大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情况要减少压强,采取什么方法?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2.2恰当处理继承和创新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逐步地运用已学的思考方法学习新知识,这样让学生在不断运用知识和体验变化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构建知识与运用知识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益更大。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质疑,哪怕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都应给以肯定。因为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先听听他的理由,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再告诉学生老师的想法,交给学生自己去评价,不一定求得统一的认识。你觉得没有道理的,也不能轻易否定。另外,我们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我们应有意识地利用阅读教材,浅显易懂的学习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自己分析,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教材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3.教学的基本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新课程标准下,应体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新特点。

3.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里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里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讲:在讲究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且静止流动时液面总保持平衡的问题后,可提出设问: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吗?学习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后,设问:一条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激发丰富地想象和积极地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2提倡手法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3.3引导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传统的教学一直习惯于单一枯燥的接受式教学。解决问题时常常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苦于在机械训练中记忆和模仿,这样学生精神因素得不到充分调动,感受不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新标准已经把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的演示等,明确写成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归纳出规律。呈现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在探究活动中,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3.4设计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新标准认为:教与学是师生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理念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已有的具体学习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应该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的随堂小实验,通过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还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已经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堂、大纲和课本的严格范围之中,教师也不是仅限于三尺讲台之内的高谈阔论,而是需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有许多的小实验,我们应充分加以应用。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小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物理规律或者应用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个性的学生,呼唤丰富多彩的教学,让我们以全新的风貌,走进新课程,创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程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