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感想

2014-08-07何金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气氛高中化学心理

何金芳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14-01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教学焕发出活力?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设计新颖省时的新课导入

1.1利用多媒体,联系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导入。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2通过趣味故事的讲述,引入课题。"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1.3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氛围,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重过程,多鼓励。"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2.1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力求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人,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2.2问题要有区分度。化学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先行课已学内容是后续内容的基础,而后续课将学内容又是先行课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应小,复习课巾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

2.3提问要有趣昧性。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

3.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3.1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鉴定课堂心理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和基础。鉴定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等。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3.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坚信"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形成适度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3.3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3.4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3.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对所传递知识的准备、对传递途径方法的处理应该成为课堂心理气氛调控的重要环节。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课堂心理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3.6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叉联系,叫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层性、自主性、求异性、情趣性、差异性等特点,因此它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符合因材施教的特点。因此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便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甚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气氛。从生生关系来看,也有类似的情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上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矛盾重重,勾心斗角,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压抑等不健康气氛。

3.7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况与水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自觉激发学生良好心理状态,有意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4.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气氛高中化学心理
2023.06六月羽坛:奥运积分赛的气氛终于来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CREATINGAN ATMOSPHERE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心理感受
写出画面的气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