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2014-08-07牟婷婷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评价

牟婷婷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又怎么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是教育工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评价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丰富;师生互动;评价时机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94-01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理念,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的评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评价语言丰富有效

1.1评价语言应具有个性。这里所谓的个性既是指对于不同学情的不同对待,同时也是指对不同学生的区别评价。有些教师在课上无论学生怎么说,都给予"你真棒"的表扬,导致学生完全不清楚自己究竟"怎么棒"。因此,我们应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分别做出恰当的、个性化的评价,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清楚自己究竟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如在一次小学数学应用题研讨会上,我聆听了一位名师的《解决问题》的现场课:

1.1.1当学生在介绍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这位教师评价其"词汇很是丰富"。

1.1.2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虽被教师的课深深吸引,但却急于得不到教师的点名回答时,这位教师巧妙地用一句"老师不认识你,但我可以随时用手指点到你" ,抚平了学生那颗焦急的心,直到下课课堂氛围一直十分融洽。

1.1.3当学生在拓展练习中,按要求涂色时,教师用一句"丝毫没有涂出外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的评价不仅给学生指出了不足之处,同时也体现一个仔细涂、认真涂的学习习惯的渗透。上述情况的设计,可以看出这位教师不但课前精心预设,充分考虑了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情况,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化表现的适时评价。如果这位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出量身定做的精彩评价,相信也不会有如此成功的课堂演绎。

1.2评价语言应丰富、多样。学生长期处于同一种评价环境,就会对其产生免疫。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评价。如我在今年施教《年、月、日》一节内容时,经常用"你知道的可真多啊""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再放慢一点,其他同学就能听得更清楚了""你的方法真是特别,让我吃了一惊,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人"等语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师生互动,还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3评价语言应中肯、适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应采用中肯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正确评价,但评价并不意味着一味表扬,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否则就会让学生认为教师的评价是虚假的,进而产生一种轻视心理,这就使评价失去了它原本应具有的功能。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适度,千万不可滥用,否则赞赏也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2.师生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平等的参与评价,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师生共享双方的思维、经验和知识。而课堂评价正是促进师生、生生共同交流、探讨、进步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深入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发展中的感受,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占据课堂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评价地位的传统评价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一下子平等起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另外,评价的时候要避免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不要过多的顾虑本课的任务是否能完成。实际上,课堂里真正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而不是某道题目做完了。只要学生通过评价,培养了学习兴趣,那么,他自学的东西会比老师教的要多得多。

3.把握评价时机

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3.1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瞬时评价。课堂评价有时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在评价时善于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3.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延时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延缓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总之,关爱学生生命成长,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 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目标。我们都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李亚莉.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剖析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2]盛比翼.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3]赵芳.数学课堂评价的多元化[J].新课程(小学版),2008,(01).

[4]齐淑珅.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热点-如何把握课堂评价的高效[J]. 圈圈豹靓,2013,(11).

猜你喜欢

新课程师生评价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麻辣师生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