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几点体会

2014-08-07仲彩云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仲彩云

摘要: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数学而言,一个很突出的方面是应用意识的培养。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应用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79-01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而且在"内容标准"中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门作为一个模块,贯穿在各个学段中。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从生活实际引人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示范。如果教l『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多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通过有意i只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过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2.立足实际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让数学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巾,逐渐引导学生加强抽象,弄清概念的含义,通过提出J司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人到数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开展数学活动

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创设应用机会。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因此在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中,要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多开展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除了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外,教师还应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有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交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数学实践中,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

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实践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5.结合现实生活,合理选编应用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编成适合各个知识章节训练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成为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

6.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建模能力"

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差,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例题的教学是关键。

除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之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经验用以解决新的或疑难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