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英语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

2014-08-07陈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思维语言英语

陈萍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当今教改的方向,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成了英语教学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培养思维品质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必修3 unit 5 The True North这一阅读材料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比较,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深化英语阅读的具体策略,从而为外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及视角。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55-03阅读思维品质指阅读思维要求的迫切性,思维运转的有序性,思维内容的深刻性,以及阅读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品质。 学一种外语就是进入一种新的文化视野,经历一种新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接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诱导和影响。而其中的阅读是我们体验外国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在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教师的阅读公开课——必修3 unit 5 The True North,感触颇深。因此,本文通过优化设计必修3 unit 5 The True North这一阅读材料的阅读活动,论述如何让学生亲自经历阅读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深化英语阅读,从而为高中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及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找到出路。

1.阅读启动,激发动机

1.1原设计。A quiz,设计几个关于加拿大的小问题,来检测学生对加拿大了解多少。如:(1)Which is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2)What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3).What i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Canada?(4)Which is the national flower of Canada?(5)Which city is Canada's largest city?(6)Which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of Canada?(7)What is Canada's official language?(8)What is Canada famous for? …(选项略)。

1.2反思。在阅读启动设计这一环节,教师共设计8个有关加拿大的小问题及选项,图画鲜艳,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起到了热身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为后面的阅读提供了背景,作了一定的铺垫。但几个选择题的设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为阅读启动的过程,应该是思维启动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要求的迫切性和思维启动的目的性品质。

1.3改进设计。先以图片的形式,以一定的路线与学生分享本人的经历My trip to Canada.(本人去过加拿大,教师若没去过加拿大,可以是虚拟的),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

My trip to Canada

(其余图片略),在漫谈个人经历时,巧妙地渗透了课文中将会出现的一些地名和词汇,如Vancouver,Rocky Mountains,surrounded,eastward,extremely,settle down,border,slightly等等。

然后老师再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让学生讨论他们了解的有关加拿大的知识,启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然后再问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this text ?让学生讨论他们希望了解或学习哪些新的知识,并对课文作一预测。

1.4效果。这一设计首先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激起其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要求的的迫切性和思维启动的目的性,而且为学生在后面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运转的有序性和内容思维的深刻性的形成做了铺垫。其次,通过对内容的预测,激发学生对要阅读材料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迫切性,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5教学新理念的理论依据---思维要求的迫切性。大家知道,思维启动=主题+与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思维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离不开刺激的作用,当刺激与个人需要相关联时即会产生思维动机,引起思维活动。在此过程中,按照Goodman的说法,最有效的读者是那些"最小限度地利用现有书面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依赖可靠预测策略"的人。他的这一论点也在实验条件下得到证明。Dolling也发现在阅读前呈现图片或进行预测,会对阅读效果产生显著效果(参见彭聃龄、谭力海1991:205)。理论和实验的证据都充分表明激发动机促成有效阅读。如果学生能正确使用这一策略,就与作者之间形成一个共有的语义前提基础,他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构成图式重叠。这样,学生就不难把握作者的思维轨迹,与之保持思路上的同步。因此我们在读前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动机,使学生对阅读形成思维要求的迫切性和思维启动的目的性品质。

2.阅读篇章深化思维

2.1原设计。在阅读篇章中有两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What did Danny Lin tell them about Canada?

Canada isthan the USA. It is thebig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as you go, you will see, and thousands of, forests and wideas well as cities.It iskilometres fromto.

(2)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

a).It is the mostcity in Canada, surrounded byon the north and east and theon the west.

b).People can ski in theand sail in the.

c).There are some oldest and most beautifulon the coast north of the city.

2.2反思。在此篇章阅读活动中,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词汇辨认上。在回答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问题时,教师帮学生罗列出三个理由,让学生根据课文填入词汇即可。忽略了学生自身综合归纳主要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和直接法的机械训练,使课堂阅读活动成了一个辨认文字符号、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的过程。有些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只不过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学生掌握语法项目的手段,把阅读的重点放在填空,词汇辨认和语法分析上,阅读课上教师往往是先做一些查对事实或判断正误一类的题,然后力求详尽讲解了语言难点就似乎完成了任务。而学生听了教师讲解后理解了文章就以为是完成了阅读。这样整个阅读过程断断续续,学生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填了空格忘了内容,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理不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阅读速度偏慢,没有意识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基调,弄不清弦外之音。最终造成阅读能力提高缓慢,更不用说阅读思维的形成了。

2.3改进设计。Fast-reading这一环节设计两个任务:

(1).What does "The True North" refer to in the text?

(2).Draw the route of the two girls traveling across Canada on the map.

Reading for details 细读环节的任务是:

Find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about the following places:

Vancouverthe Rocky Mountains

CalgaryThunder Bay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概括文章大意,当学生有困难或概括不完整时,给出一提示:

Who? When? Where? What? How? 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大意。

2.4效果。本人在Fast-reading中,第一个任务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引导学生理解全文的主题,形成主题意识。第二个任务引导学生经过填图,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阅读过程,加深了对主要信息的理解,掌握篇章的脉络。此部分关注对学生思维内容深刻性品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运转更有序。

Reading for details环节的任务是理解语篇的具体信息,获取和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引导他们归类:Vancouver,the Rocky Mountains,Calgary ,Thunder Bay ,细节支撑着学生对主要信息的理解,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主要信息的详细阅读,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整理信息。

改进设计中的 summary, 即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综合归纳主要信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先综合细节信息再归纳信息,使思维层次又迈上一个台阶。加深了学生思维力度。通过整个阅读篇章活动,阅读思维运转有序性和思维内容深刻性品质得到训练。

2.5教学新理念的理论依据---思维内容的深刻性。阅读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阅读的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思维过程。阅读过程主要是感知和思维过程, 感知是基础, 思维是关键。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因此,成功的阅读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输入,阅读技能的培养,它更应该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通过阅读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相应思维模式的心理过程。语言是一种推理结构,是一种理智结构的符号形式。它是按一定的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常见的思维模式有:归纳、演绎、类比、分类、定义、例举、说明、过程分析、因果分析和比较对照等。思维同时还遵循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层进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或者AB交替等顺序,因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思维的运转是有序的。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运转必须和作者同步---有序。思维把物质看作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要了解整体中的各部分,必须先了解整体。阅读思维就是把阅读内容看成一个整体,从文章的主题出发,从主题到主要信息再到细节。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纲,贯穿全篇,成为整篇文章的中心,约制着作者对文章的选材,结构的编排和语言的表达,同时也引导着读者追随作者的意图和思路。因此,阅读思维运转的有序并不是传统的语言-词汇意义-语法分析-句意理解-段意理解-全文理解的有序,而是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与文章的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上来:理清哪些是与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主要信息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主要信息与主题之间有何关系。这样,我们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阅读思维的顺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思维的深刻理解,从而促使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形成。

3.阅读拓展,开阔视野

3.1原设计

A Task, An Interview

Suppose you are Li Hua, a member of the Students' Union of Fuyang No.2 High School. Now you are interviewing Li Daiyu/Liu Qian about their trip to Canada. Please organize your conversation and act it out.

教师罗列出采访问题,学生一问一答。

Why did you take the trip?

How was your trip to Canada?

How did you travel across Canada?

Which cities have you been to?

Can you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Canada?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when in Canada?

Which city do you think is well worth visiting?

Suppose you want to invite Danny Lin to visit China, which cities will you show him around? Why?

3.2反思。此拓展活动是对课文内容、要点的巩固和介绍中国的景点。几个问题的设置虽然帮学生铺设了一定的台阶,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无法拓展,限制了学生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3.3改进设计

Task 1 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从深度拓展课文。

Why do they choose to take a train rather than a plane?

What do they do during their journey?

How do they feel while traveling across Canada?

What do they learn from their journey?

Task 2Your choice: Ask your partner: "Do you like to go to such a country as Canada? Why or why not?"

First try to use the information you get in the text ,and add your own reasons if possible.

area :the second largest…; 5500

population: slightly over 30 million

location: lie on/ to …

living environment(人居环境): be surrounded by……

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 be rich in……

attractions: Vancouver; the Rocky Mountains, Calgary, Thunder Bay…

3.4效果。改进设计则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不仅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课文内容,灵活运用阅读中已知信息,解决新的问题。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二的话题就是取之于课文,充分筛选阅读材料中的已知信息,并把其迁移到新的思维过程中。将阅读材料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同时又把实际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与文中材料产生共鸣,并能够使用文中的信息和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的阅读思维视野向"广度"发展,同时语言知识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了交际,得到了灵活运用,解决了新的问题。

3.5教学新理念的理论依据——思维视野的广阔性。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英语阅读中的思维主要通过两条思路进行思考,第一条思路是纵向"深处"的探索,第二条是横向"广处"的应用。也就是说我们在思维启动和篇章阅读部分,主要训练了学生英语阅读思维纵向深处的探索,那么在阅读拓展活动部分,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英语阅读思维的横向广处的应用。所谓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就是将某事物已分析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或特征综合起来,把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也可以说是有意识地运用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而导致新的认识的思维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英语语言知识的不断内化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虽然在细节理解部分对整体语言知识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学生相关话题词汇网的形成,是增强学生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品质的基础。所以,在阅读拓展活动部分,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把相关话题的词汇成网。并以迁移能力为中心,训练学生阅读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

总之,阅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复杂过程。其实质就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和加工信息,从而尽可能准确、全面地获取阅读材料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要按照"主题意识,和主题有关的主要信息的整体理解成信息网,和主题有关的词汇成语言知识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亲自体验阅读过程的启动、篇章理解、拓展活动;学生是阅读课堂的主体,只有他们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亲身体验阅读过程,教师更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方式和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

猜你喜欢

思维语言英语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