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014-08-07王立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审题英语课堂

王立平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38-01中学英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融入全球的需要,英语学习极为重要。学习英语是进入新世纪的一张门票。英语教学在其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踏踏实实地教,更要高中生认认真真地学。要想高中生认真学习,不仅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高中生们良好地学习习惯。从古至今,教育教学的事实和经验证明:没有良好地学习习惯就没有良好地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良好习惯呢?

1.制定学习计划

高中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但他们意志薄弱,易受外界影响,学习上往往只凭一时的兴趣和好恶,忽冷忽热,一曝十寒。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一方面学生要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学期总计划,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进度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许多学生执行计划时往往有始无终,这主要是没有遵守学习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定计划目标过高,超过自身生理负荷所容许的范围,尽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预定的学习目标却未达到。这种挫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信心、情感、意志等动力要素,产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所以制定计划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计划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2.以高中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高中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高中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高中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高中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高中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通过启发高中生思维,让高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引导高中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高中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高中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3.强调高中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英语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而高中生好动、精力不容易集中,经常会出现马虎大意的行为,对英语题目缺乏耐心细致的审题,从而酿造一系列的失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学习细腻的处理问题。在英语作业上,监督学生认真审题,集中精力,专心答题。

4.强化高中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对于高中英语的学习来说,需要专注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在英语课堂上,要想实现良好的学习倾听习惯,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表现欲望加强,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听别人讲话,爱插嘴或者抢话,这些都是对学习极为不利的。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必须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倾听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倾听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和倾听习惯。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再给学生讲英语故事时,充分采取抑扬顿挫的语言,或者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他们倾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运用悬念法,让学生产生好奇,促使他们认真地倾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散他们说话的意识,让他们认真倾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才能在数学课的学习上提高学习效果,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5.着重培养高中生英语作业的书写习惯

作业的写作习惯关乎到所有的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高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写。但还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自律,对于作业敷衍了事,不认真,不整洁。所以在英语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做个示范作用。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要在学生平时书写给予关注和多加注意,突出自己的书写良好习惯,给学生榜样的力量。在英语课堂板书上要做到认真、整洁、仔细、规范,让学生感到敬佩和欣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动力,促进今后的自身发展。

6.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习惯

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语)。也正像一句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其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

6.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依赖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构思新颖、思维巧妙、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维护"童心"保持学生持久的好奇心。

6.2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途径。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6.3激励学生"联想、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是由来源材料分化多种因素,形成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就是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有些探索性的命题,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条件要去设定,结论要去猜想,体系要去构想。当然,高中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校内和校外共同培养。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审题英语课堂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三招”学会审题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