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2014-08-07黄丽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项羽个性化文本

黄丽玉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文本解读。新课改以来,文本解读成为教学中热点探讨的内容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文本解读的教学成效不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本文将就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意义、原则及方法作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文本解读;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85-01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首要解决的任务。新课改以来成为热点探讨的内容之一。那何谓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读出文本的时代精神。正确解读文学作品,就犹如握着一把钥匙,轻轻松松地找准切入口,进而获得更新更深的文本意义,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

1.文本解读的意义

文本是一种静态的语言符号系统。现代读解理论认为:文本在解读之前,意义处于未决状态,是潜在的、模糊的或不确定的。而人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外在的客体文化内化为自己,从自己的视野出发加以重构。经过这样的解读,文本进入鲜活的生命形态,具有了创新性。正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过"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须经三种之境界"。王国维对三境的意义重构就是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成功范例。因此,文本解读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深入对话、驾驭课堂的基础。

2.文本解读的原则

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载体。解读文本首先就要立足文本,不脱离文本。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因人而异。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从中读出不同的意义。但无论如何解读,都不能脱离文本。其次凸显建构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学生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领悟文学作品的魅力,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此,解读主体拥有的文化积淀得以强化,在文化认同中建构了个体的精神世界与自身的价值取向。

3.文本解读的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而要与文本深入的对话,把握文本的内涵,悟出文本的精髓则需要正确地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

3.1创设情境,构建和谐的氛围。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应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借助文字联想画面,借助作品品味人生。教师在构建和谐、融洽、激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充分调动学生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完成自我的心灵感悟,获得文化的熏陶。

3.2真诚对话,读出文本的内涵。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倡导"慢慢走,欣赏啊!"文本解读也需要如此,慢慢地读,慢慢地品,慢慢地赏。此时,你与文本真诚地对话。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你就与文本、作者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心灵的融合。例如,教授《项羽之死》,有学生评价项羽"临死,只想到自己疼惜的美人与宝马,完全未顾及江东父老的心情与出路,是自私自利的,是不值得尊敬的"。乍一听,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引导学生认真地细读文本后,学生就纷纷发表意见"项羽的性格不能用自私自利来形容。看,项羽乌江边拒渡、赠马给亭长、赐头给故人,这些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而诀别美人名骓,是血性柔肠的项王多愁善感的表现。其实,项羽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罢了。在慢慢地品读情节,品读语言中,学生读出了文本的内涵,也获得了真实的审美感受。课堂教学中,与文本真诚对话,学生则以自己的心灵叩问作者的心灵,体验作者情感,最终获得新的发现与新的理解。

3.3立足文本,解读应富有创意。文本是水之源、木之本,是阅读的根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倡导"关注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文本解读应立足文本,倡导个性化解读,也就是说解读文本应富有创意,应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应读出时代精神。正如我们日常所认同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唯有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方能寻幽探秘,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美和魅力。例如,教《过秦论》时,我抛出问题:"作者借古讽今,认为强秦的速亡究其根本是在于其不行仁政。联系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秦灭亡的原因。"这时,我们不能局限于作者的看法,而应联系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个性化解读。除了"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原因外,秦亡原因还有:用人不当,特别是信任贪恋手中权势的李斯,导致李斯成为秦国丞相后篡改遗诏之事的发生;秦灭六国后统一了文字、货币、思想等,尽管从历史进程看,有其进步性,但这一过程难免过于血腥,致使其他六国人有所怨言;秦始皇去世后,奸臣当道,颇得人心的扶苏与大将军蒙恬相继被害,导致秦顶梁尽亡……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一些富有创意的解读,增强了文本的思想深刻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再如学过《鸿门宴》、《项羽之死》,我就要求学生探讨分析,假如在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历史将会怎样改写?这时,教参也无法告诉你答案。这就需要你个性化解读文本。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就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并加以想象、补充,使作品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唯有创设和谐的氛围,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在解读时又富有创意,我们的文本解读教学才能开创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文化自觉与语文文本解读》冯为民《中国教育学刊》2010.6.36-38

[2]《立足文本,找准切入口》张丽琼《教学月刊》2010.7.40-41

猜你喜欢

项羽个性化文本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梦遇项羽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