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初中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教育

2014-08-07游琼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化民族语文

游琼

摘要:我国的"德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前加强青少年传统教育十分必要。初中语文学科在这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它涵盖了民族灵魂、性格、气节毅力、修养胸怀、品质伦理等五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两个结合",即结合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化教育;民族传统;两结合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19-01语文教学应当与思想品德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它体现了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特征和实质。

我国的德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在精神上强调"仁"和"礼"。整个封建教育就是把"明仁"和"明伦"作为教育目的和道德规范。《礼记》中云:"人不学,不知道。"孔子和孟子都提出过要通过教育来感化民众。孔子慨叹:"不学礼,无以立"。孟子强调"明人伦"。周敦颐认为:"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从孔子到武训这些大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受教育者世界观的确立和思想道德的净化;从"佳作仁,可知礼"的蒙馆句读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天子遗训;从举孝廉的褒扬到"家规"、"世训"的教化,这些教育样式无不体现出以德育人的共性。正因这样严格的教育,才得以诞生如繁星般的爱国志士、道德高人,才得以使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知仁守礼,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当然,封建地主阶级所提倡的道德同今天的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但是他们这种以德育人的教化方式,对当今来说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现代的教育,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培育了一大批科学巨子、文体新秀、各行各业的中坚,但是,无庸讳言,而不少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为人修养确乎是难如人意。当今社会,不少青少年思想颓废,道德沦丧,大到欺师灭祖,媚骨崇洋,寡廉鲜耻,作奸犯科;小到斗鸡走狗,崇暴趋黄,暗室聚赌,白日行窃。请问,被黄色录像、暴力电影引上邪路的最多的是谁?在麻将机前留连,在马路边上逛荡的最多的又是谁?四体不勤,好逸恶劳的娇骄小姐,纨裤哥儿又是谁?所有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的产生,固然离不开社会消极因素的冲击,离不开各种歪魔邪道的引诱腐蚀,但也与受教育者缺乏抵御各种"毒素"的免疫机能,与教育只重升学就业,只重知识与技能关联甚深。

因此,如何把孩子从物欲横行中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何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这个有利的阵地,向他们进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的德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仅就民族优良传统而言,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族灵魂。这是一条贯穿全六册的线索,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民本"思想到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政治观念;从柳宗元的为民请命到刘庶凝的归根情结,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思想灵魂的光辉,是一部向学生灌输爱国爱民思想的教材。第二,扶良除暴,扬善疾恶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反抗强暴,扶助良善的传统,历来就有歌颂真善美,痛恨假恶丑的性格。无论是农民领袖陈涉、吴广的揭竿而起,还是草莽英雄鲁达、萧恩的铲除强横;无论是《孔乙己》中对丑恶社会的鞭挞,还是《桃花源记》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无论是"曲儿小、腔儿大"对飞扬拔扈者的嘲讽,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人生美好的祝愿等等,都无不体现出我们民族的善恶观念。第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艰难的民族毅力。这些都可在《愚公移山》、《陌上桑》、《谈骨气》等诗文中得到印证。第四,洁身自好的民族修养和乐观宽旷的民族胸怀。"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是士大夫安贫乐道的自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是巾帼英雄建功立业后的淡泊;"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是革命战士蔑视困难的豪迈。第五,信义友善的民族品质和尊长爱幼的民族伦理。课本中有朱自清笔下父子的深情,有莫怀戚肩上沉沉的责任;有"金黄的大斗笠"下姐弟亲昵的依偎,还有方志敏烈士素昧生平的"同志的信任"。课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然不只这些,此外诸于《论语》中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哲理启迪李春、沈括勇于探索的创造和发明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所有这些既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又是教师进行德化教育的有益导向。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教育呢?总的说来,有两结合:即结合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语文学科,由于它既富有思想性,又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因而进行德化教育就要富有语文特色。具体办法可有如下几点:第一,充分利用讲读的优势,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教师正确的导向,精辟的分析,情境的感染,使学生思想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比如在讲授《爱莲说》时,就可紧密联系实际。古代的仁人君子是如何孑然立于污浊的世俗中的呢?在金钱万能、唯黄唯暴、知识贬值等各种坏风气影响下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应当如何修身养性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疑会使学生忍灵悸动,人格升华。第二,充分利用读书会、讲演、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讲演、辩论亦属语文专项训练,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文内容,或全班举办,或分组进行,或大到人生观的探讨,或小到生活琐屑的反思,内容方式灵活多变。学生自己通过自读、自讲、互辩诸多形式得到的道理往往比师长们的苦口婆心更明白,更易于接受。比如近来武打、凶杀、言情、黄色等各种低级庸俗的读物纷纷侵入学校这方净土,许多学生浸溺其中而不能自拔。针对这种情况,可结合课文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的长生果》以"为什么读书"、"读怎样的书"为主题组织辩论会,使学生明白读书要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要有益身心的道理。第三,充分利用写作训练这个途径,让学生在写作中加深认识。比如,当前"读书无用"、"金钱万能"沉渣泛起,许多农村学生纷纷辍学,涌入经商、打工浪潮,一时间学校人心躁动,学生不安于校。如何分辨"才"与"财"这对关系,读《伤仲永》一文就有所启迪,读此课文后,就可以《天才的泯灭》、《我看"财"与"才"》为题作文,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除以上三种方式外,还可用 "办板报"、"编课本剧"、"民间采风"、"社会调查"、"学生家访"等多种样式,对学生进行生动而不枯燥,活泼而不单调的德化教育。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赫尔巴特语)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净化人的灵魂。在当代教育中,语文教师要不要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幼苗茁壮园丁喜",为了我们的祖国的建设拥有茁壮的而不是稗莠的人才,为了我们的民族未来兴盛而不是衰蔫,教书育人义不容辞,创建未来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德化民族语文
我们的民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德化也有五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