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2014-08-07侯全俊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作文

侯全俊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学生不喜欢阅读,遣词造句不符合规范,写作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伤痛。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现状?如何寻找一条便捷的素材积累途径?如何更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通过几年的研究,笔者对以上问题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状;对策;语文素材积累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86-01 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新的定位,它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全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教育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激发兴趣,让高中学生亲近作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不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着力激发学生的作文的兴趣,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第一,是通过高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也是激励学生创作的有效杠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经常性、有意识地在学生的习作中去寻找亮点,及时给学生的习作给予高分,由此,通过高分让学生感到自己作文水平不错,通过高分让学生感到只要再努力,分数还会更高,从而有效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姿态、更大高涨的激情,去争取更好的分数。教学实践证明,通过高分策略,可以不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是通过表扬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笔者在每次的作文讲评总结评讲时,都会有针对性地挖掘、总结和表扬学生在习作里面的优点和亮点,比如在遣词造句、材料取舍、选材立意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的优点和亮点。表扬也可以从小的方面进行,哪怕是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一句好的开头语句等等,也可以在总结讲评中给予表扬。通过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笔者曾教过一个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尤其惧怕写作文。于是,笔者就不厌其烦在他的作文中寻找优缺点,在针对性指出他的习作缺陷之后,就对他进行表扬激励,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写作信心,结果只用了一个学期,该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进步很快、提高很多。第三,是通过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创作,在活动中作文,对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提升作文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就刻意将每一次的班级集体活动,比如,一次班级拔河比赛、一次体育比赛等,都当作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好契机,都当作提升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好机会。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在开展活动时,不断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留心观察活动、认真记录活动。在班级集中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命题,写下自己对这个活动最有话可说之处,可以是对此次活动的所做、所闻、所思、所想。以笔者组织的一场足球比赛为例,比赛之后,笔者就让学生从多角度来写作。

2.重视创新,标新立异二月花

"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青年人写文章就应该有青年人的朝气,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崭新的。对同一个题目,新的含义就是与众不同。现在好像某些材料能证明什么论点在一些中学生中间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结果张口居里夫人,闭口文天祥,千篇一律。这时,如果出现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那分数必定是很高的。所以选材要新。论点更要新。你可以先假设别人都会有哪些观点,之后你偏不用它们,而立下一个鲜明崭新的,这同样会使你的作文受到赏识。

至于新的形式,那更是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不愁没有,即使稀奇古怪的形式也不妨大胆地试一试。写文章,尤其是标新立异的文章,勇气与信心很重要,王朔先生不是说'我是流氓,我怕谁'连流氓都能成为作家,我们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3.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4.自助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可见,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习作展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