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2014-08-07关冬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挫折感情人格

关冬艳

摘要: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 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83-01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1.文以载道,在审美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师宜通过表情泛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批文入情"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我在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的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大胆地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探索的乐趣。只有乐在其中,他们才能体验美,发掘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尤其是一些优美的诗歌和散文,更加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和感受。因为有些东西,如作品暗示出来的意境,确实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或者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在《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秋天的"清静、悠闲"特点的片段,结果答案是多姿多彩的。落蕊、蝉声、秋草、秋雨自然是很多学生的选择,但都市闲人的那根烟管、半熟的枣子也被纳入了选择之中。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烟管时,该学生说,在他小时候,他父亲整天都忙,就是拿着长长的烟管的时候最悠闲,所以他很有共鸣。我们硬要塞给他一个标准答案,不是大煞风景吗?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天地。相信经过长期的美的体验,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美的熏陶。

2.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为教师,应珍视在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可贵的真实感情、真实心灵。因为这种真实的感情和心灵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对我们教师极大的信赖。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炼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关于人格题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正面思考。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就非常注重人文性。课文《丑小鸭》描写了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木兰诗》蕴涵了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对学生的健康人格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只有在欣赏中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萌发热爱大自然之情,激发作文之趣。其三,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心灵沟通来塑造健康人格则主要是"动之以情"。

例如,我在教学初二时,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在课上我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我和我女儿之间的故事,回忆了女儿小时侯的趣事,也讲述了女儿成长之时,我们父女之间的"热吵冷战",又说到我现在对女儿的无限牵挂,但今天女儿已去重庆市区上大学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便拿出女儿上大学之后给我的一封信,信中讲述的是一个长大的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之情。同学们沉浸在我们父女之间的深情当中,不少同学还悄悄拭泪。我就这样鼓励学生在信中与自己的亲人交流,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路,更深入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同学们普遍都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真实的事例来,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3.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人生观

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竞争是残酷的,遭受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目前在校的初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多,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成长,意志薄弱。在生活上,学习稍有不顺心,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这在将来很不利于他们在激励竞争的社会中发展。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作品的背景和课文丰富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抗挫折的教育。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我让学生了解舜等六位古代伟人虽出身卑微贫贱,但经受了艰苦的磨练之后,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深刻体会成才的艰苦磨练之说,即"故天将降大任于上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而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一篇挫折教育的绝好教材,让学生学而有得,认识到古人成材尚且如此,而在今天,我们拥有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应该克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立志成材。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借助现行语文教材丰富的知识资源,在教学教程中要充分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图画,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励学生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上进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挫折感情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挫折使我更坚强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