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高中语文对学生素质培养初探

2014-08-07吴凤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口语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吴凤霞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高中语文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等,并让他们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本文拟以高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如何担负起素质教育使命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70-01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能力型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素质教育就是对未来这种挑战的应答,素质教育将一直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中是基础教育与大学的过渡阶段,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理解能力增强,是一个较好引导和教育的阶段。同时,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不平衡性又容易让他们误入歧途,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比如狂热崇拜歌星影星,幻想一夜成名;过度张扬自我,个性叛逆,反感家长老师的管束等等,都反映了老师要以巧妙适当的教育方式来引导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

1.以文化讲座突破狭窄的应试课程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内涵,实验班开设了周六专家讲座。在讲座课上,学生只管听、只管记;课后,既不复习也不考试;全凭专家感化和学生的兴趣,在熏陶渐染中使学生的文学与文化修养得以提高。

2.以扩展阅读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

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 :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

3.以调动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而。

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没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

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发表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就出现了可持 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敢死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4.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4.1阅读教材与写作、说话教材分编。长期以来,写作、说话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后来有一点训练材料,也只是附着在阅读教材的每个单元之后。这种编排的好处是便于读写结合,但应当看到,阅读、写作和听说各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和规律,各具相对的独立性,把三者机械地捏合在一起,难免顾此失彼,相互干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分开编排,读写听说系列分明,易于体现各自训练的规律性,交相为用,互促互进,共同完成语文训练任务。

4.2阅读教材的编排,可以按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原则进行。高一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学习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学习文化气息浓厚的议论文、科技说明文以及名家名作,主要培养研读文化论著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序列。这比现行教材单以文体为侧重点的编排更具层次感和渐进性。

4.3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写作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为主体,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上期,在写作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一下期和高二,训练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生、理科生和预备就业生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

4.4说话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日常口语的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七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谈话技巧。可分为两个阶段:高一上期,培养口语单向表达能力,训练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口语单向表达和双向交际的技巧;高一下期和高二,培养口语双向交际的能力,训练内容有体态语、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

5.应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美,大漠落日塞外也是一种美。在一次阅读课上,我介绍的是莫里哀的《巴黎圣母院》,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表示不喜欢相貌极端丑陋的卡西莫多。我发现了学生们过于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美的严重问题,对此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我告诉他们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难道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吗?接着我又联系生活实际,教导他们同学之间不要攀比外表,而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感知艺术中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 991 .(2)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刘伟.中学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J].语文教育, 2008 (6):

[4]陈琳.论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口语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口语对对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