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

2014-08-07刘秋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预防护理

[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8±1.4) d,短于对照组的(9.3±1.6) d,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原因;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170-03

The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LIU Qiu-r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Ningyang County in Tai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Ningyang 271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clinical data of 98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in hospital,49 case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preventive nursing,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of case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6.3%),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was (4.8±1.4) d,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3±1.6) d,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aking targeted nursing to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Indwelling catheter;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se;Prevention;Nursing

尿管留置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操作,但留置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目前尿路感染已成为留置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相关文献统计显示,医院感染中有40%属于尿路感染,在这40%的尿路感染患者中,有80%是由于留置导尿管所致[1]。留置尿管所致的尿路感染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给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如何降低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认真分析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留置尿管前尿培养均为阴性,且无全身及泌尿系统感染。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32~81岁,平均(58.3±2.8)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37~84岁,平均(59.2±3.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原因分析

1.2.1 留置尿管操作导尿操作不当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一个直接因素,导尿操作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从而破坏尿道黏膜屏障,增加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增加了致尿路感染的概率[2]。此外,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了条件,易发生尿路感染。

1.2.2 尿管留置时间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可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尿路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1.2.3 膀胱冲洗膀胱冲洗不仅可引起腔内途径感染,同时可引起腔外途径感染,留置导管后,膀胱内抗菌溶液冲洗并不能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3],反而会使尿道菌群滋生,为尿路感染提供有利环境。

1.2.4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菌群也会随之增长,加之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尿管留置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规范导尿管留置技术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包括导尿管留置操作技术、无菌操作知识、导尿管留置护理技术等,以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护士在进行导尿管留置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以减少对尿道的刺激,对于尿道口松弛者可选用18号导尿管[4]。在插、拔导尿管时要严格正规操作,动作娴熟,避免因反复操作而增加感染的概率。在插管前先检查气囊质量,以避免在正常充盈范围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气囊破裂导致膀胱黏膜损伤,插管过程中避免粗暴操作,以减轻对尿道的刺激[5]。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引流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3.2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普及留置尿管及预防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将相关知识印制成册,免费发放给患者阅读,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有利于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endprint

1.3.3 基础护理将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和滑脱,经常性的挤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畅,若冲洗不通畅则应注意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必要时抽水改换导尿管位置[6]。密切观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出现血尿或发现尿液混浊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应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生素。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7]。留置尿管期间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会阴处,2次/d,及时更换尿袋时消毒连接处,每天对病房空气及诊疗设备进行严格灭菌消毒,减少探视人数及次数,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发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在预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剂量、疗效、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向医师汇报抗生素的使用疗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标准[8]

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腹触痛、肾区叩痛、腰痛,伴或不伴发热,尿液出现异常,如脓尿、血尿等,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男性≥5个/HP,女性≥10个/HP。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8/49);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8±1.4) d,短于对照组的(9.3±1.6) d,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处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9]。在实施过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高[10],主要与操作、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因此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尤为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保持集尿系统密闭[11-12],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留置尿管的各项操作规程,增强其无菌操作意识,明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欧结弟.降低院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黄香球.气囊导尿,留置导尿管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5.

[5]赵家菊,万双青,刘红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8,26(5):457-458.

[6]杨致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留置尿管后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2):58-59.

[7]郑江霞,张岳和.全切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40.

[8]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钱晓惠,崔雪华,等.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1,22(19):141-143.

[10]才华.留置导尿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17-118.

[11]刘惠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12]郑惠霞.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编辑:林利利)

[作者简介] 刘秋荣(1963-),女,主管护师,籍贯:泰安宁阳;研究方向:护理感染管理

endprint

1.3.3 基础护理将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和滑脱,经常性的挤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畅,若冲洗不通畅则应注意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必要时抽水改换导尿管位置[6]。密切观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出现血尿或发现尿液混浊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应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生素。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7]。留置尿管期间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会阴处,2次/d,及时更换尿袋时消毒连接处,每天对病房空气及诊疗设备进行严格灭菌消毒,减少探视人数及次数,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发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在预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剂量、疗效、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向医师汇报抗生素的使用疗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标准[8]

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腹触痛、肾区叩痛、腰痛,伴或不伴发热,尿液出现异常,如脓尿、血尿等,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男性≥5个/HP,女性≥10个/HP。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8/49);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8±1.4) d,短于对照组的(9.3±1.6) d,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处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9]。在实施过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高[10],主要与操作、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因此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尤为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保持集尿系统密闭[11-12],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留置尿管的各项操作规程,增强其无菌操作意识,明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欧结弟.降低院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黄香球.气囊导尿,留置导尿管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5.

[5]赵家菊,万双青,刘红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8,26(5):457-458.

[6]杨致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留置尿管后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2):58-59.

[7]郑江霞,张岳和.全切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40.

[8]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钱晓惠,崔雪华,等.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1,22(19):141-143.

[10]才华.留置导尿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17-118.

[11]刘惠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12]郑惠霞.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编辑:林利利)

[作者简介] 刘秋荣(1963-),女,主管护师,籍贯:泰安宁阳;研究方向:护理感染管理

endprint

1.3.3 基础护理将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和滑脱,经常性的挤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畅,若冲洗不通畅则应注意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必要时抽水改换导尿管位置[6]。密切观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出现血尿或发现尿液混浊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应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生素。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7]。留置尿管期间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会阴处,2次/d,及时更换尿袋时消毒连接处,每天对病房空气及诊疗设备进行严格灭菌消毒,减少探视人数及次数,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发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在预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剂量、疗效、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向医师汇报抗生素的使用疗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标准[8]

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腹触痛、肾区叩痛、腰痛,伴或不伴发热,尿液出现异常,如脓尿、血尿等,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男性≥5个/HP,女性≥10个/HP。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8/49);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8±1.4) d,短于对照组的(9.3±1.6) d,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处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9]。在实施过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高[10],主要与操作、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因此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尤为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保持集尿系统密闭[11-12],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留置尿管的各项操作规程,增强其无菌操作意识,明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欧结弟.降低院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黄香球.气囊导尿,留置导尿管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5.

[5]赵家菊,万双青,刘红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8,26(5):457-458.

[6]杨致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留置尿管后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2):58-59.

[7]郑江霞,张岳和.全切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40.

[8]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钱晓惠,崔雪华,等.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1,22(19):141-143.

[10]才华.留置导尿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17-118.

[11]刘惠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12]郑惠霞.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编辑:林利利)

[作者简介] 刘秋荣(1963-),女,主管护师,籍贯:泰安宁阳;研究方向:护理感染管理

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预防护理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