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8-07林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林青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本科诊治的84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复方氟米松软膏;慢性湿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58.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075-02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LIN Qing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ongzhou City in Hunan Province,Yongzhou 4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1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42 cases) were externally treated by 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were add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s treatment,the treatment period were 4 week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2.86%,the control group was 76.19%,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is satisfactory,be worth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ound glycyrrhizin;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Chronic eczema;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湿疹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迁延而来,亦可因挠抓、摩擦或其他刺激,起初即表现为慢性湿疹[1]。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局限性,边缘清楚的皮损斑块。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2],临床就诊者皮损部位以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见。慢性湿疹临床比较难治且易复发,因此起病之初即应及时治疗。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科诊治的84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21~57岁,平均(34.6±3.7)岁;病程9个月~7年,平均(3.7±1.2)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3~57岁,平均(35.6±3.5)岁;病程9个月~6年,平均(3.5±1.7)年。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21~55岁,平均(36.1±3.1)岁;病程11个月~7年,平均(3.7±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治疗前4周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组胺药物,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15 g/支,HC2010 0009,澳美制药厂),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5 mg×100片,H20080182,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50 mg/d,3次/d。以4周为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患者的自觉症状(瘙痒)和体征(红斑、丘疹、鳞屑、浸润肥厚及苔藓化)。按0~3级评分法进行评估:0级表示无,1级表示轻度,2级表示中度,3级表示重度。治愈:4项指标均为0;显效:4项指标中最多2项为1,其余为0;有效:4项指标中最多3项为1,其余为0;无效:4项指标均≥1。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恶心,1例出现头昏,1例出现面部轻度水肿,但均能坚持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异常。

3 讨论

湿疹的发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湿疹患者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常见的内在因素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外因诸如日晒、风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

endprint

复方甘草酸苷有较强的免疫凋节作用,同时有很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4],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A2和脂氧合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来达到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血管收缩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药物,已渐渐替代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吴学敬等[5-10]的研究结论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理想的药物。本研究对照组以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卫东,蔡蕾,张善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5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99.

[2]李红果,刘志立.慢性湿疹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09.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2.

[4]唐明珍.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9):2914-2915.

[5]吴学敬.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120-121.

[6]杨俊.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4):217.

[7]张明发,沈雅琴,张艳霞.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和临床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

[8]黄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718-2719.

[9]熊爱君.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25(6):61-62.

[10]温育利.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8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4-75.

(收稿日期:2014-01-16本文编辑:郭静娟)

endprint

复方甘草酸苷有较强的免疫凋节作用,同时有很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4],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A2和脂氧合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来达到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血管收缩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药物,已渐渐替代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吴学敬等[5-10]的研究结论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理想的药物。本研究对照组以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卫东,蔡蕾,张善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5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99.

[2]李红果,刘志立.慢性湿疹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09.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2.

[4]唐明珍.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9):2914-2915.

[5]吴学敬.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120-121.

[6]杨俊.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4):217.

[7]张明发,沈雅琴,张艳霞.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和临床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

[8]黄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718-2719.

[9]熊爱君.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25(6):61-62.

[10]温育利.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8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4-75.

(收稿日期:2014-01-16本文编辑:郭静娟)

endprint

复方甘草酸苷有较强的免疫凋节作用,同时有很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4],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A2和脂氧合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来达到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血管收缩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药物,已渐渐替代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吴学敬等[5-10]的研究结论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理想的药物。本研究对照组以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卫东,蔡蕾,张善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5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99.

[2]李红果,刘志立.慢性湿疹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09.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2.

[4]唐明珍.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9):2914-2915.

[5]吴学敬.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120-121.

[6]杨俊.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4):217.

[7]张明发,沈雅琴,张艳霞.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和临床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

[8]黄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718-2719.

[9]熊爱君.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25(6):61-62.

[10]温育利.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8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4-75.

(收稿日期:2014-01-16本文编辑:郭静娟)

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