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劳动品德观念的培养

2014-08-07包蜀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品德劳动岗位

包蜀萍

摘要: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体力劳动已有所减少,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宽松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不少小学生的娇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在生活上要求非常高,而参加劳动时却怕苦怕累。

关键词:劳动品德;小学生;培养;意识;习惯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38-02现在,小学生基本上从家务劳动中淡出,农村小学生也不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大环境,是教育资源短缺和配置不合理。应试教育使家长认为不能再给孩子增加负担,特别是没有能力、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长,忙且帮不上,岂能再拖后腿?普遍的社会浮躁、急功近利、迎合从众与被"惠及"、被"成功"的结果,让家长普遍存在四怕:一怕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吃苦受累,二怕影响学习,三怕损害健康,四怕孩子受委屈。

1.小学生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对于孩子的现在、今后和未来究竟好不好?

发达国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普遍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从易到难,由轻到重(可以承受之重),循序(年龄增长)渐进。这是发达国家学生综合素质比我们好的原因之一。可以断言,从发展看、长远看、成长看,终生受益的必将是从小养成的动手动脑的劳动习惯,这样才不致使未来人才成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某名人语)。根据我国的情况,小学生的家务劳动可分为四种类型。

1.1自助型家务劳动。这是针对低龄儿童,进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例如,吃完饭洗刷自己的碗筷,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自己擦鞋,自己叠放衣物,自己整理书包,吃完水果自己收拾,等等。

1.2自选型家务劳动。让稍大一点的孩子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乐意做的家务活儿,承担下来。例如给花草浇水,扫地或擦地板,每天倒垃圾,或专门摆放和收拾凌乱的东西,等等。

1.3责任型家务劳动。对于年龄更长一些的孩子,分配给他一定的任务,即安排责任项目,由孩子自己完成。例如,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负责打扫,或妈妈做家务时,负责打下手,等等。

1.4义务型家务劳动。对于大孩子来说,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帮助父母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购物中的体力活儿--抬、扛、提、拿等等。

2.建立劳动小组,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为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的不同在校园内建立若干课外小组。如:设计师小组、植物栽培小组、园艺小组、养花小组等,让学生一跨进校园,就进入一种各式各样创造性劳动的气氛当中。这样让学生在各个小组的劳动过程中,锻炼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同时又增长其知识。

3.开展班级"岗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责任意识

有竞争才会有激情和动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持续保持劳动积极性,提高学生劳动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品德观念。所以,每接一个班级我都会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让全班同学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为了我们这个集体的健康成长,我们在班级中应该设立哪些岗位。然后让学生根据各个岗位共同商定班级岗位职责,其次号召同学们选择

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劳动岗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