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教学领导理念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

2014-08-07李峰高超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校长领导理念

李峰++高超

摘要:影响校长教学领导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个体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个体性因素包括校长教学实践、个人哲学和教学领导反思,环境性因素包括新课程改革和主流教育思潮、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等。

关键词:校长教学领导;影响因素;个体性因素;实践性因素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1-01"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但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学校的客观存在决定着学校的物质发展与精神映射。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将人类所积累的各种知识代代相传的稳定型组织"[2]。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而灵魂的附着最后仍归结于对学校教学的领导。

影响校长教学领导理念的因素分为个体性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谓个体性因素是指对校长教学领导理念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个人学校生活经历和个性品质。环境因素是指对校长个体教学领导理念产生及发展实施影响的因子。将校长教学领导对象归于环境因素,归结为校长所处的教育大环境、思想环境和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环境。校长教学领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校长与学校、教师、学生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校长个人教学经验和领导思想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校长的个体特质对校长教学领导行为和思想的影响是首要的,同时,教学实践的过程,以及对教学领导反思的过程,也使得校长教学领导就有稳定性。与教师不同,校长在外来思想、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规范面前是首当其冲的,所以外在的政策、先进理念、教育教学制度也决定着校长教学领导的总体走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人的个性,是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3]苏霍姆林斯基对人的个性主要是从身体和心理上,诚然,生命的存在是个性存在的前提,人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个性,还有一点,那就是人的实践性,人的实践性是个性发展的载体,没有实践,只有心理状态,人就脱离了社会。所以校长思想性因素和实践性因素是校长教学领导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性因素。

1.教学实践经验

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智慧并不是灵感的转瞬即逝,也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基于多年的教师工作经验。没有教学工作现场,就没有教学智慧的表现。同时,教学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而逐渐生成的。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其工作的基本属性是一样的,都是教书育人。从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拔和任命的资格看,校长必须是经过多年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学方面成绩斐然,所以校长的教学领导智慧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成熟。

2.个人哲学

个人哲学是人处于一定社会情境中思考自身和生活的方式,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人的行为。校长的个人哲学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思考自身的方式,它对校长的个性和素养有着一定的支配作用,对学校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校长本身都不易觉察的。一个明晰的教学领导思想理念不仅是校长个人对教学的深刻认识,还可以反映出校长的个人价值观。

3.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将反思定义为"内省",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言: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强调的是对自己思想、感受及行为的自我察省,以促进人臣的自我进步。在古代西方,反思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他认为反思的能力是灵魂的思维部分,是特殊的灵魂。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灵魂说逐渐暗淡,但反思作为思维的重要拼图得以延续,洛克在定义反思时,指出,反思是思维的思维,以思维过程为对象。校长是学校教学领导的核心,校长教学领导的形成与发展基于长期的教育实践的总结,一个教学领导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是对教学碎思的淬炼与整合,这需要校长对教育教学强烈的责任感,并拥有高超的教学反思智慧。

4.新课改与主流教育思想

新课程改革冲击了校长个体领导理念形成的教育氛围,与传统领导体系产生了抗衡,特别是新的教育理念有摧毁重建之势。新课程理念对校长领导艺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理念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还为校长领导艺术的形成铺设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主流教育思潮的影响校长所有的领导理念都是以相互融合、整体性的方式在实践中得以体现,校长领导理念不是单一的教育思潮和领导理论简单拼凑而成的,它蕴含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教育元素。

5.学校文化的作用

社会文化对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尤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对激发教师教学及管理热情、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省、市、县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同理,对不同的学校而言,学校文化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不可避免的,学校文化深深影响着各自学校教师,并产生深深的烙印。

6.教师文化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一个团体,团体的发展其文化定然带有特殊性,不同学校的教师文化存在着不同,与校长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文化对校长教学领导理念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说校长的教学领导领导理念来源于教师文化。受教师所处的教师文化及环境的影响,校长的教学领导主要接受教师文化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校长的选拨任命来源于教师,可以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第二,教师文化使得校长教学领导文化或理念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作用,教师文化作为校长成长的"土壤"促进校长教学领导理念的发展。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2]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

[3]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53.

作者简介:

李峰(198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高超(1987-)男,汉族,山东淄博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长领导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论校长的修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