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途径

2014-08-07刘建峰李定坤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明大学生

刘建峰++李定坤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编号:2013-QN-179。2013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编号:JYA2013016。摘要: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扩招比例的增大,大学教育的平民化,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其素质却逐年下降。文章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基础文明教育;校园文化;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0-01基础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和交际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智慧和优越的化身,但由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持续滑坡,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当代大学生生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老师走访、学生交流,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一到大五1383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性交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枪手,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作者简介:

刘建峰(198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团总支办公室。

李定坤(1980-)男,讲师,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老师,主要从事生命伦理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文明大学生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文明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