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冗余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07尹威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现象教学效果

尹威

摘要:冗余信息存在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通过冗余信息的来源、类型,来讨论预防冗余信息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冗余信息;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17-011.引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口头禅",交流中的"嗯、啊、这个、那个…"之类的信息,另外,教师不断的进行重复、演示、操作、反复讲解等,这些信息都是冗余信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冗余信息是大量存在的,为什么在要有冗余信息存在。某种角度看,教学是一个包含信息传递的过程。这种信息包括教师希望学生能接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从传播学的角度,教师的信息往往很难完成100%的传递并为学生所接受。为了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与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研究与探索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无论多么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要某种程度的存在冗余信息,才能使教学流畅,顺利的进行。

2.冗余信息的来源与分类

课堂教学中冗余信息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源于发送者,也有来源于接受者。从对教学过程和对教学效果来讲,教学中常见的信息的冗余可分为有效信息冗余和无效信息冗余两种。有效信息冗余是指信息传播中所需信息的冗余。无效信息冗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信息与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无关或不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而造成信息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现象。

2.1有效冗余信息现象。

2.1.1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唯恐讲不清、讲不全、讲不到,过多组织教学材料,导致教学材料多而稀松,学生所需信息分散于教师所提供的大量无效信息之中,学生必须对全部信息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处理后,才能得到所需信息,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加重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1.2教师教学时,没有抓住到达学习某一知识目标的主流信息,只是传递了一些相关信息,学生对所学内容似懂非懂,导致学生不得不从教学辅助材料中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1.3教师教学时,始终没有把握住到达学习某一知识目标的主流信息,发散思维过强,牵扯面太宽,甚至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成了漫无边际的教学,或教学虽有回归,但时常跑题,所需信息较集中体现于教师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部分,除非凑巧,学生必须有一定识别能力,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处理这些信息。第四,提供的信息虽然有用,但被教师多次简单地重复扩大,没有新意,忽略了信息的多样性,不但带来信息处理的重复,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机械呆板的学习定势,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2.2无效信息的冗余现象。

2.2.1简单无效信息冗余,如教师在教学中的"口水话"、"口头禅"等,或作业中的"把某字或某文抄几十遍",把某个做错的题"再做10遍"等等。

2.2.2教师呈现的教学信息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出现了要么学生不感兴趣(信息落后于最近发展区域),要么学生根本就不懂(信息超前于最近发展区域)。

2.2.3教师提供的不同信息,令学生感觉到在现有水平上是矛盾和冲突的。

3.冗余信息的预防措施

信息冗余不仅无助于信息的有效、合理传播,而且容易引起信息传递的阻塞不畅,使信息本身质量降低,传递速度下降,甚至造成信息的混乱。学生易形成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甚至对讲课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来预防冗余信息。

3.1教师的信息储备要与时俱进。教师的信息储备要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吸收科技和教育前沿的最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学科的逻辑统筹和归类,使之丰富完整,具有一定的规模,便于精确提取,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当今社会信息流通的方式和渠道,掌握信息获取的必要手段。

3.2教师应成为收集整理教学材料信息的能手。首先必须要具备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教学的能力。应该是广纳信息,善于整理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并把信息与所教学科整合成对教学更有效的内容。

3.3充分了解学生,使信息在"最近发展区域"发生作用。教师应该是教学设计的专家,应该能很好的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用合理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来教学,而不应该死守经验,要适应现代化信息教育。

3.4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师对教材的完全把握来看,想完全杜绝信息冗余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授业"的职能将不断淡化,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资源性的学习模式正在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信息问题的本质,学会对信息进行问题转换,并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减少学生浏览信息的盲目性。教学中的信息是为解决学习目标而呈现的,而问题的本质往往总是隐藏于显性信息之后,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精于归纳、常于总结,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4.结论

当前,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情境教学的发展。信息冗余现象是采用情境教学法可能会出现的一种不利的现象,信息冗余会对情境教学法带来低效的影响,同时引起信息冗余现象的原因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可能出现的信息冗余现象,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减少和防止它的出现,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杨铭.冗余信息、修辞格反复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 2002(6): 59-63.

[2]路晓伟,蒋馥.从信息冗余看组织信息集成的适度水平[J].情报学报, 2004(1): 58-62.

[3]蔡铁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3-114.

[4]王应密,吕莉.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设计探析---从"最近发展区"理论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17(5): 56-58.

[5]王贤君.信息冗余现象及对策探析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现象教学效果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