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企业家玩农业点个赞

2014-08-04高明

中国西部 2014年3期
关键词:褚时健橙子企业家

高明

新年期间,笔者到一位老朋友家串门。朋友切开了一盘黄澄澄的橙子递给我,我接过之后放回了茶几上,表示了谢意。

“尝尝,褚橙。”

“哦,这倒要试试。”于是,我和朋友都剥开了薄薄的橙皮。

说实话,我平常不怎么吃橙子,尤其是长得漂亮规整的橙子。因为我知道生长素及防腐剂的“厉害”,也知道农药残留对动物致畸、致癌及致突变的“本事”。

吃着酸甜可口的褚橙,自然避不开企业家玩农业的话题。

近年来,许多成功的企业大佬都不约而同地玩起了农业。除褚时健承包2400亩荒山种植脐橙外,柳传志进军猕猴桃、蓝莓,丁磊投资养猪厂,刘朝东种植大米,董文标、潘石屹出现在大卖场卖金枪鱼、茶叶、苹果等等,这些新闻常常占据着媒体的显著版面。再回头数数我们身边的武钢、阿里巴巴、华为等龙头企业,都先后宣布了进军农业。他们有搞种植的,有搞水面养殖的,还有到荒山植树的,等等,形成了一股回流第一产业的浪潮。

食品安全问题越演越烈,城市疑难绝症呈爆炸性的增长。在我们和孩子、我们的父老乡亲都不知道该吃什么的时候,这样的新闻至少给了我们心灵上的安慰。

企业家玩农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当然是来自老百姓的信任。我们相信这些企业家的眼光,相信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安全的农产品。老百姓用脚投票,投出了对于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解决方案。

其次,产业化经营农业项目,是三农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一条思路。由于土地流转这一瓶颈的逐渐松绑,资本推动农业的时代终于露出曙光。产业资本、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市场信息及营销手段等等,这些多年来一村一户无法解决的难题,放在熟谙现代化商业模式的企业家面前,都不再是难题。

第三,新技術与创新成为可能。基于产业化环境,农业创新成为了真正有利可图的大生意。通过技术创新甚至是模式创新,企业家开始真正回归土地,在土地上寻找下一个技术浪潮的春天。联想甚至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年之内收购了5家智利农场。其在获取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中国。

第四,农民的共同致富成为可能。农民如何能够不离开土地,却又获得基本对等的打工收入,这是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这方面,褚时健用橙子给出了实验性的解决方案。在褚橙种植中,产量指标按照工商企业的管理经验注入了计件收入的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完成指标,就能领到四千多元的收入,还有年终奖金两千多元。一个努力工作的农民一年能够领到一万多元,一家三口每年可以收入三四万元。

第五,塑造质量品牌。十几亿人口每日三餐的农产品,真正说不出有几个顺溜的品牌。而这些缔造了红塔山、联想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家,引入了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们有理由期盼他们能带给我们几个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

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发展的基调。农业这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制约因素,都将在企业家进军农业的浪潮中得到改善。

化解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靠强制性的法规和监督只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而依靠甚至推动市场,用市场经济天生的竞争模式解决,也许才是最终让老百姓放心的管理模式。企业家正用自己的双手,慢慢地在土地上找出了答案。促使他们奋力向前的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良知与责任,而是基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这将促使他们用质量过硬的产品去抢占市场,用全新的商业模式去延伸产业链,甚至用他们多年积累的信誉去拼死捍卫食品安全的金字招牌。

吃完朋友的褚橙,还想去互联网上订购两箱孝敬老人,却已经售罄。

此时,我们只能展望明年落果的季节,有更多烙刻着优质商标的褚橙、柳桃、某某梨,让人们自由自在地采购,使吃变得放心又舒畅。

玩农业的企业家们,赞!

猜你喜欢

褚时健橙子企业家
橙子变变变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老年人能向褚时健学什么
《大成若缺褚时健》
大橙子小橙子(4)
大橙子小橙子(2)
大橙子小橙子(1)
86岁褚时健,创业养生两相宜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