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钳工实习教学中的入门指导

2014-08-04朱宇亮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习钳工

朱宇亮

摘 要:本文分析了钳工实习教学中入门指导这一教学环节的作用,阐述了实施好这一教学环节的三个要点,悉心备课是前提、工艺讲解要到位、准确示范不可少。

关键词:钳工 实习 入门指导

实习课题教学通常由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及结束指导三个教学环节组成。三个环节的主要作用分别是:入门指导——解决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操作,纠正错误及其他;结束指导——指出学生做得怎么样,即分析评价。就教学质量的保证而言,这三个环节应同等对待,不可偏废。从教学形式上看,钳工实习教学中的入门指导可分为讲解和示范。有时是先讲解后示范,有时是边讲解边示范,两者穿插进行;讲解和示范的时间分配比例也常有不同,有时讲解时间长,示范时间短,有时则相反。这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实习课题的具体结构和学生的实习阶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做好入门指导进行以下探讨。

一、悉心备课是前提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对实习指导教师而言,备课尤为重要,除文字教案上的准备外,还需要有物质上的准备,包括学生用和教师示范用的设备、工具、量具、材料等等。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仔细分析课题工件的结构、特点、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工艺(加工或测量)。二是确定相关工艺知识。指导学生在加工和测量时需要用到的一些操作规程、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有关的计算方法等。三是编写加工工艺和教案。加工工艺是制作一个工件的总纲,是实习教案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对工件的分析,详细而完整地编写出每一步加工过程,包括每一步要达到的要求、加工方法、测量手段以及注意事项等。四是预作课题工件。实习教师对将要讲授的训练课题在教学准备阶段要事先制作一遍,验证自己所编写的加工工艺,这样有助于实习教师抓住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题预作,实习教师对工艺分析和工艺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及加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示范操作和工艺讲解的一致性;能更准确地制定实习工件的评分标准,也有助于掌握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考核评价。五是其他相关物质准备。如材料、锯条、钻头等易耗品及常用的工量器具与设备。

二、工艺讲解要到位

如前所述,入门指导主要是解决学生“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因此,讲解课题工件的加工工艺、清楚交代每一步的测量方法,就成了入门指导的中心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入门阶段”,应侧重介绍有关设备和工、量具的结构、原理,讲解相关基本工艺知识以及正确的加工方法与操作姿势;在“技能技巧巩固提高阶段”,应着重分析课题的重点和难点、给出解决关键工艺的对策和方法、寻求加工与测量的特殊技巧;在“等级工考试的准备阶段”,对于单项训练课题,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精确地测量,而对于综合性训练课题,应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分析,并指导学生自编工艺。概言之,工艺讲解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精讲多练为原则,二是重点要突出,三是工艺要完整,四是条理要清晰,五是难点要多讲。

三、准确示范不可少

示范操作是实习指导教师传授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所讲工艺的印象和理解,而高质量的示范操作对学生获得良好操作技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实习指导教师首先要整理和总结平时教学中的有关资料和数据,把示范的方法、动作、步骤与如何讲解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该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在示范中不仅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示范的动作和结果上,同时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分析之所以这样操作和采用这种工艺方法的原因上。其次,就钳工实习入门指导中的示范操作而言,其内容的多少、时间的长短,除与课题工件的结构有关外,还应考虑学生的不同实习阶段。在“入门阶段”,示范应多一些,时间长一些,做得更细致一些。另外,教师示范后可让做得较好的学生进行操作,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可检验教师刚才示范的效果如何;其二,可让其他学生看到该学生的操作与老师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从而在实习时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戚明,胡苏宁.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戴建平.钳工实习不同阶段中各教学环节的侧重点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3]张国顺.谈如何把握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的三个环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

猜你喜欢

实习钳工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提高男生在妇产科实习质量的体会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新建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实习现状剖析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