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职学生的内心 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2014-08-04王海燕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内心发展

王海燕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就是学习态度不积极,管理困难。本文从学生内心解析出发,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探讨如何使中职生的管理和教学问题得到改善。

关键词:中职学生 内心 发展

据统计,2013年全国毕业中职学生有607.46万人,分布在全国交通运输、纺织、机械、美发、烹饪等行业。但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家庭和社会并没有充分理解学生的内心,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找到合适发展的方向,使他们在走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专业不对口、知识不扎实。如何从根本上帮助中职生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我们的关注点。

一、90后的无所禁忌

现在的学生一般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温室花朵”,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较高,学生们也娇惯自己,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们对工作应该付出的行动以及他们要面对的社会压力。比如对城市周边的“拆迁户”学生,我们要告诉他们只要自己有一技之长才能不变为“啃老族”,靠自己生产价值。

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现在的中职学校有专业课教师担当班主任,也有专职班主任。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学生背景情况。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教师要更显出对学生的理解,让他们在爱中学习。

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因为教师提到父亲或母亲,学生马上就急了,和教师发生冲突。我们要如何应对和解决这类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中职教师带一个班级要带一个学期甚至在校期间的所有时间。有多少教师现在还与学生家长经常联系,或者专职教师根本看不到学生家长,只在遇到问题时班主任才和家长电话沟通。如果我们教师提前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注意情感上的交流,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尽量让我们的中职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我们没有升学压力,更容易和学生有沟通时间。有时会有学生说:“我入学时真的没想着学习知识,就因为老师您的这门课,我一下开窍了。”知识是相通的,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至关重要。

90后学生的格言就是活在当下,他们享受网络、科技以及电子产品。我们经常看不惯,没收手机、IPAD等。但他们要的是什么?显然上课的内容没有他们手上的科技产品有兴趣,如何让他们摆脱这个害了他们的时代产物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开展多样的课堂形式。一直提倡的一体化教学形式就是非常好的改革方向。学生要上网,我们就给他们机会。可以教师设置问题,让他们自己将课程内容在网站查询解决,也可以让他们查找资料补充资源库内容。这样教师可以轻松教学,学生又可以与网络接触。在查找中寻求答案,不再是教师给予,告别枯燥的上课形式。

三、找到“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

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最不缺少,但他们的问题能解决吗?曾有一个学生与笔者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在冷静下来后笔者觉得应该了解发生冲突的原因,与学生深入交谈了一次。原来他中学曾转过几次学,一开始是非常好的学生,后来出现问题是他觉得老师误解了他,并且父母一贯无视他的学习和生活。谈到最后孩子哭了,觉得终于宣泄出自己多年的怨气。笔者首先让他知道当时对自己的放弃是他本身态度出现问题,劝慰他要勇敢面对人生,要活得阳光,用毛主席的话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十七八岁时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学习知识、理解父母是多么重要。

事实证明我们如果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可以表现得更好。后来这个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所设置的教学内容,礼貌地和笔者交流。家长也认为学生改变了。

四、独立解决难题

现在很少看到让学生去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学习和校园生活中,都有老师无处不在地看着他们。是我们不信任他们,还是他们完不成任务?其中原因多数是教师怕麻烦,他们做事我们担心如果没有做好,还要收拾残局。但是如果不在学校历练他们,到了社会,单位会容忍他们不作为吗?我们要充分给予他们机会,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范围分配不同的任务。例如对校园秩序的管理,可以让学生参与甚至主导。只有让他们成为主人,才能让他们发现如何做好管理。这同样适用于课堂管理,信任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

我们的学生现在被社会看为特殊人群,引导好会成为社会栋梁,引导不好社会会为中职教育感到无奈。让我们从这些“大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们,运用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和学生管理,改变现有中职学生的状态!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内心发展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