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课堂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04王秀娟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情境课堂化学教学应用

王秀娟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创建情境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实训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 情境课堂 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特点,利用情境课堂传递信息,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这种方式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加工信息,构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通过趣味性演示实验,创建情境课堂

在醇的化学性质教学中,笔者表演了“玻璃点火”的实验。首先向试管中加入3毫升无水乙醇,再加入2毫升浓硫酸和2粒沸石。插入带橡皮塞的导气管后,将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导气管就会看到火焰熊熊燃烧。接着笔者又做了“火球游泳” 的实验,用镊子将一块豆粒大的金属钠轻轻放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里,水面上立刻生成个火球,这个火球在水面上滚来滚去,同时发出“嗤嗤”的响声。 这种现象说明,金属钠的化学活动能力非常强,易与水反应,所以金属钠只能放在煤油里保存,不可放在空气中。笔者又向一干燥试管中加入10滴无水乙醇,同样放入一块豆粒大的金属钠,但这次的化学反应非常缓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好像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等待老师解答。

二、通过实物展现,创建情境课堂

化学是抽象的理论。为了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笔者利用实物的具体形象,使知识更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可以用多种感官进行感受,得到的知识更全面。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微粒概念时,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为了让学生理解“微粒很小”,笔者问:“我们喝的一口水大约20毫升,你们知道这一口水有多少个水分子吗?”同学们一时回答不上来,笔者继续说:“这一口水中的水分子让全国13亿人日夜不停地数,也要数一万多年。”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了水分子有多么小了。

三、设置疑问,创建情境课堂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如在讲授糖的知识时,笔者在两支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然后加入托伦试剂,加热后两支试管都产生了银镜。葡萄糖是醛糖,具有还原性,能被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氧化,果糖能被托伦试剂氧化,因此果糖也是醛糖。学生听后意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学过的知识不符——果糖是酮糖。这种方式使学生主动探究果糖的分子结构以及三种氧化剂的成分。

四、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创建情境课堂

例如,教师讲授有机化合物分类时,把有机物的分类、结构、性质以歌的形式教给学生,可以以“情”入境。

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

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

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

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

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

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五、利用名人效应,创建情境课堂

在讲有机酸时,笔者提到了对有机酸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瑞典化学家舍勒。这位化学家由于经济困难只勉强上完小学,年仅14岁就到哥德堡的班特利药店当了学徒。他每月的收入除了吃穿用,剩下的几乎全部用来买书。舍勒为人正派,人品受到学术界的极高评价。舍勒发现了十几种有机酸,从植物中发现了酒石酸,从柠檬中制取出柠檬酸的结晶,从肾结石中制取出尿酸,从苹果中发现了苹果酸,从酸牛奶中发现了乳酸,还提纯过没食子酸。统计表明,舍勒一共研究过21种水果和浆果的化学成分,探索过蛋白质、蛋黄、各种动物血的化学成分,实在难能可贵。

还有居里夫妇,整整四年住在一间破陋的小房子里,靠双手从8吨矿渣里提炼出了一丁点的镭,并把它捐献给了全世界人民。精神上的震撼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总之,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细节的改变,效果往往大相径庭。要想设计出让学生思路变宽、思维变活的教学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做到“做中有思,思后再做”,多设置情境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情境课堂化学教学应用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课堂的路径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