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制剂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2014-08-04张晓军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践导向药剂学课程体系

张晓军

摘 ;要:本文以药物制剂精品课程建设课题为依托,通过实践专家研讨、课程改革,建立了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药物制剂新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教学与企业一线操作生产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药剂学 ;任务引领 ;实践导向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必要的文化素养,切实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在药剂专业课程改革上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在药剂学课程中率先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并尝试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新课程体系,力求通过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构建新课程体系的背景

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中药学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药剂学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药房各种药物剂型与制备方法,以及处方设计的理论依据、质量标准、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随着药物制剂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以及制剂过程对药用辅料需求的不断提高,药剂学理论体系日益丰富,知识更新迅速,逐步形成了工业药剂学、制剂工程与设备、临床药剂学等多种理论体系。2010年初,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正式通过院级立项,该课题的建设本着以建立模块式药剂学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更新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改革思路 ,进行了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综合改革,力求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一线操作生产的无缝对接。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目前大多数药剂专业教材都存在学科性较强,教学内容与就业关联度不够的问题。作为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掌握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以目前全国医药中职院校统编《药物制剂技术》为例,人才采用知识体系编写,不能满足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

2.实操练习与生产操作不衔接

药物制剂课程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是药剂学理论在药品生产制备过程中的体现和应用。在药剂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药品生产一线操作人员。而目前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以小型实验为多,对大型生产设备教学还不够深入。许多药剂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时明显感到,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脱节。

3.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环境不符合

药物制剂课程教学目前仍采用理论讲解、老师示教、学生操作、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其严重制约了学生自己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往往被动学习。而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中却发现,企业生产环境中往往是带着任务,去寻找完成任务途径或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往往表现为对这种模式不太适应。

三、新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1.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课程标准

为使药物制剂教学与企业一线操作生产有更好的对接。课题组邀请了胡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正大青春宝药业集团、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等杭州地区知名的医药生产企业的实践专家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项目;通过企业专家、小组成员研讨决定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课程标准,建立模块化教学,其中模块A为固体制剂生产、模块B为液体制剂生产、模块C为其他制剂制备、模块D为综合实训。并将原来多门独立课程统合建立新课程体系《药物制剂技术与生产实训》,其中包括五个主干:GMP相关知识、岗位操作、基本工艺知识、基本设备知识、质量检查。由此建立的新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岗位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

2.采用以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本专业学生就业中将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通过对企业实践专家的“头脑风暴”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通过头脑风暴法获取了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包衣,胶囊填充,抛光,袋包装,瓶子包装,泡罩包装,外包,整理、炮制,提取、浓缩、纯化,制水,配液,洗、灌、封,灭菌、检漏,灯检,液体,包装等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将每一工作项目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单项任务,并描述任务的职责与要求,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通过分析汇总,提取了设备原理、使用、维护,GMP实施、执行,安全生产,职业观念,批生产记录,质量要求,发现和解决问题等七项职业能力。通过小组成员研讨决定采用以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下通过“压片机的拆装”这个单项任务,制作工作流程图,来对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加以说明。

图 ;压片机的拆装工作流程图

3.编制实践导向的教材和学材

我国医药职业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的关联度不够;学科型的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相关的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明显;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等。任务引领、实践导向型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医药职业教育普遍认可、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的构建关系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职场的实际工作过程是学生就业后所必须进入的过程,因此以职场实际的要求和过程来组织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就能紧扣实际需要,便于学生就业后迅速适应职场的需要。课题组设计了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医药类专业的教学标准,并准备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药物制剂技术与生产实训教材》。

四、结语

自该课程建设实施以来,一直围绕提高学生药剂学综合能力的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技能操作,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各岗位专业人才培养特征,创建了全新药剂学课程体系,使学生药剂学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老中青结合、分工合作、互教互学的学科队伍。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以很大地热情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活动,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促互长。

参考文献:

[1]秦冬梅,王新兵,祝世发.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J].首都医药,2009 (5).

[2]吴正红,周建平,平其能.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J].药学教育,2005 (3).

[3]李超英,鲁文慧,李锡文.中医药院校药剂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3).

[4]鲁莹.药剂学课程群全程考核模块探讨[J].药学教育,2008 (2).

猜你喜欢

实践导向药剂学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实践为导向探索《DSP原理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新闻学理论范式的实践导向探析
实践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