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2014-08-04秦育品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员素质信息素养

秦育品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对学校教育装备包含的范围、教育装备人才需要具有的素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获取教育装备管理人才的策略。教育装备管理人才是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支撑,是促进学校有效运转的基础部分,引进、培养和管理教育装备人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装备管理 人员素质 信息素养 成长途径

一、进行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更加重视教育质量、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及对教育的人才支持。在如今教育教学日益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的教育现状中,培养高质量的教育装备管理人才,是在为教育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所以,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服务,就需要进行教育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有效发挥教育技术装备作用,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服务。

二、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包含的范围

教育装备包括中小学课程比如物理、生物、化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课程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图书、实验仪器等;与教学环境相关的钢琴室、舞蹈室、美术室、劳动技术室、科技活动室、通用技术室,以及多功能语音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与教学思想人文相关的氛围营造、宣传资料和宣传设备等等,以及装备制度体系及支持技术等。简言之,学校内除房产外的所有物资设备及与之关联的人文环境和制度体系支持都当纳入教育装备管理范畴。

三、学校教育装备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1.相关专业知识

装备是学校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装备管理是维系这个基础的必要条件,关系到教师、学生、校长,关系到各类学科。信息技术正对学校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正越来越显示出科技发展的迅猛和快速。教育装备包括计算机、具有实验功能的装备和教室、图书馆的相关设施设备等,也包括一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应用到的教学辅助设备和设施等。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装备的专业知识,了解其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规划校园装备使用方案的能力,从而让技术为教育服务。

2.较强的实践能力

教育装备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当于信息系统的硬件部分,管理人才没有动手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就无法展开相关工作。装备管理人才应该懂得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学支持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具备为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教学现代化服务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在困难中去提升自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能够适应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不断自学提升,在时代变革背景下融合自己,让自身不落后,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3.较高的道德素质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应具有“为服务者服务”的心态。教师是服务者,校长是服务者,而装备管理者是为服务者提供服务的“支持型”人才。教育装备人才需要具备的道德素质,包括为他人服务的素质、专业的技术、优良的品德、为学校发展而付出努力的一系列优良品德和素质。一方面需要具备利他思想,树立我先为人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又需要具备职业规划素质,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学校装备管理需求相结合。

4.较好的信息素养

从媒体演变的技术形态看,人类的教育技术从传统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后,现阶段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教育技术阶段。如前所述,信息技术正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信息素养在装备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中具有特殊地位。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信息素养是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从顺应信息革命趋势来看,它是能够胜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双重变革态势驱使下,需要具备坚实信息素养以应对这种变化。

四、获取教育装备管理人才的若干策略

1.纳入人力资源规划,实现定位选拔和培养

在用人单位学校层面,将获取教育装备管理人才纳入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获取方案,从专业的角度引入具有管理经验、教学理念的资深管理人才。对管理人才进行定位选拔和培养,采取竞争上岗的模式来进行竞聘。在人才输送层面,一是在非技术类师范专业本专科中开设装备管理技能培养选修课程;二是在技术类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中开设实验教学、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的课程。从而培养出实用性的教育装备管理人才,以备学校进行选拔和聘用。

2.转换人员角色,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应该实现其向教师角色的转化,教师也应该注重其向管理人员的转化。在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今天,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也应该充当教师的角色,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普通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环境。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与教师的角色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不能单纯从教学辅助的角色来定位自身的工作,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服务。

3.配套制定装备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考核措施

配套制定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技术需要,制定符合教育技术手段需要的管理人才,强化教师的技术素质,并促进其可扩展性的提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对教育装备人才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考察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以服务学校、服务学生为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促进管理人才信息素养的形成,提升他们的技术扩展性,将职业规划、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融合。对装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政治思想、工作成绩等方面的考核,建立与工资相关联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装备人才工作效率的提高。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素质

通过改革原有的薪酬制度,突出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将教育技术、能力、贡献、工作绩效与薪酬相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从而使得部分教师产生紧迫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在进行人力激励的过程中,需要整合人才理念,建立双重职业生涯方案,为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与教师搭建平等的职业发展平台,从而增强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认同感。同时,将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学校未来的目标相融合,建立公平、平等、竞争的教师选用择优制度,从而有效激励教师进步。

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重视教育装备的管理问题,从而使得教育教学措施更加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在教育方法和设备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军,张咏梅.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5).

[2]李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

[3]王富.办好教育装备展服务教育现代化——王富在第6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团长会上的讲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4).

(作者单位:重庆合川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猜你喜欢

人员素质信息素养
锤炼人员素质 提升安全水平——记镇江新区新材料园“安全沙龙”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新时期政工人员素质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谈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