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建:学习技能是继承, 更是创新

2014-08-04华欣欣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刘建技校电气

华欣欣

15年前,当同龄的小伙伴埋头苦读时,他已经做好了职业规划——立志做一名电气工程师。12年前,当同学们为考进本科院校沾沾自喜时,他不顾异议,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本从技”。8年前,当技校老师在为技能与薪水发愁时,他已经凭借一流的技术,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今天,学院的领导自豪地说,刘建已经成为广东技师学院的一面旗帜。

刘建的技能成才之路,从一开始就带着“传奇”的

意味。

2002年夏天,刘建顺利考入了鞍山科技大学。一进大学校园,他就买了套电工工具,并加入了学校的电器维修协会。一天,协会会长的电饭锅坏了,有些维修电器经验的刘建看后,立刻拿出了新保险装上,电饭锅就被修好了。

这件事后,刘建开始思考大学的意义,电子专业的本科生怎么连保险损坏的故障都找不出来!是他本人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还是大学不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园招聘会,刘建又想,为什么机电专业毕业生工资低?是企业不需要人,还是毕业生达不到企业要求?

一系列的困惑,让刘建想做电气工程师的职业梦破灭了。这时,他看到网上的报道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技能人才有上百万的缺口,并且年薪能达到十万元以上。这样的诱惑让原本就热爱技能的刘建彻底动心了,大一下学期还没结束,他就为了技能离开了

大学!

2003年8月,刘建来到了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从没真正系统学习过技能的他,开始发奋努力。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惊讶地发现,这个有技术天赋的人,不久就能解决同学在PLC编程上遇到的所有问题了。

就这样,一年后刘建成了学校电气自动化实习指导教师。不按常理出牌的他,自此迈上了创新之路的新

台阶。

在技能教学中,刘建格外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他带领学生维修学校数控教学工厂的设备,开动脑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并和同事一起改造数控机床,钻研进口机床维修课题,解决了数控设备维修的众多难题。

在刘建看来,技术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多关注生活中的事,多思考生产中的问题。他从来都是听市场的声音,建自己的体系。刘建觉得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用工要求仍存在一些距离。于是,这个创新改革的先锋开始了新举动——运用业余时间下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真正需求。

随着研究探讨的不断深入,刘建结合一线教学和长期为企业服务的经验,创造性地编著了《机电一体化快速学习教程》,书中提出了“一个思想、两脚原理、三个方法、四个代表、五个问题”的机电一体化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一个思想就是“农村包围城市”,要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PLC。两脚原理是指负载、电源、开关的共性都是有两只脚,搞清了就掌握了整个电气元配件的实质。三个方法是电气回路的方法、通过已知求未知的方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四个代表是用来区分负载、电源、开关、导线四种不同的电气原配件。五个问题是指三相还是单相、交流还是直流、电压是多高、电流是多大、功率是多大这五个问题。

市场是把公正的尺子,衡量出了这套体系的价值。现在,这套培训方法竟然登上了大学的讲台,让大学生来学习技校的课程。令人深思的是,10年前,刘建放弃了大学本科,选择了进技校学习技能。今天,他又再次走进了大学课堂。这一次,他不再是学生,而是在讲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培训的讲师。

现在,以刘建为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这位“另类天才”的独树一帜,又成了争议话题。很多人在问,刘建的技术绝招是什么?其实,他只是擅长观察和分析,不停地思考和总结。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是这个“职教先锋”实现技能梦的秘诀。

猜你喜欢

刘建技校电气
保变电气五十六国畅游记
Measurement of the relative neutron sensitivity curve of a LaBr3(Ce)scintillator based on the CSNS Back-n white neutron source
关系巧构建,应用妙证明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of Cu2O thin film induced by two-photon excitation*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