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云深处的岳家寨

2014-08-04撰文廿四

中华民居 2014年6期
关键词:岳家石臼石头

撰文/廿四

白云深处的岳家寨

撰文/廿四

要说起李太白笔下的太行山,大概无人不知,没人不晓,而这座巍峨绵延的山岭也的的确确在中国历史的简牍里不断留下重重的笔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灯下黑”的缘故,大部分的读者应该都没有机缘参悟太行山区里面生民的“经文”,更不可能谈到所谓的了解。而本文也恰巧因为这个事实而获得了存在的可能,希望可以借来文字的“法器”,以仓颉之名,向明珠蒙尘的岳家寨致以无穷的敬意。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般岳家寨

走进岳家寨,也就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太行山的深处。此时正值草木开始茂盛的时节,岳家寨也与漫山遍野的绿草一起焕发着生命力。脚下的浊漳河澎拜汹涌,不断地冲刷着山高谷深的“卡斯特”王国……

岳家寨又叫下石壕村,处于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的南岸,距县城65公里,距最近的晋、冀、豫三省交汇地石城镇有14公里的距离。它是一个典型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地方,整个村落雄踞太行山之巅海拔高达1032米的地方,境内高山峻岭,连绵起伏,不知名姓的深沟高岭,缭绕着依山而居的百姓,每每到了盛夏初秋,从山涧里蒸腾而上的雾气便会化作白色的云缕裹在村子的身上,又在阳光的亲吻下,渐渐消失,成为装点蓝天的一点皎白。

村庄之所以称为岳家寨,据考证,来这里最早的是东庄村居民,其中姓岳的居多,乃是民族英雄岳飞三子岳霖的后裔。当初之所以迁居到此,也是为了躲避“莫须有”的官府追杀,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谓的“莫须有”直译下来可不是“可能有”,而是指“难道没有”。

岳家寨村,是由好几个自然山庄组成的行政建制村。随着时代的演变,原来许多自然山庄的居民,或湮灭或迁徙,现在的岳家寨只剩下了三个自然庄,分别坐落在相邻的山岭上,但彼此间只相距不到1公里,分别是前碣、后碣、西坡,而西坡又是进入岳家寨的第一个庄子,又名水上。

岳家寨地处高山之巅,到处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从前通往山下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西梯古道,一条就是传说窦建德走过的“卸甲楼”了。西梯古道在岳家寨对面的山上,几乎是直上直下,十分惊险;夏王窦建德曾经走过的卸甲楼更是挂在悬崖峭壁之上,通过时需要贴着平如镜面的崖壁。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岳家寨的交通才有了巨大的改变,修建了行在云端的“太行天路”。

万象石头城

岳家寨民居的建筑材料,几乎全部是石头。石头券的窑洞、石头建的房屋、石头垒的院墙,依山而起,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一片青白色,远远看去,真有点像是西藏的布达拉宫。

窑洞是石头券筑的,除了门窗以外,全部是经过加工的各色各样的石头。房屋是石头盖成的,石头垒墙,石板盖顶,石板铺地,有的楼房的楼板也是石板,几乎见不到其它的建筑材料。大部分人家房屋的前面就是贯穿村子的街道,或者这家和另一家相通,或者这家的门子对着另一家的后墙,或者这家的院子正好与另一家的房顶持平。这里有精致的独门独户的四合小院,也有一进好几个小院落的散户人家。

这里的道路是石头铺的,台阶是石头砌的,路边有石头栏杆,窑顶上有石头磙子,饭棚下是石头锅台,院子里有石桌石板凳,牲口圈是石头栏板石头槽,有很多人家还有石头井、石头水缸,甚至有的人家还有石头柜子、石头板箱。

或房前屋后,或院里院外,随处可见石头碾子石头磨。碾子最常见的是用来脱粒小米的。硕大的石头碾盘直径在一米五六,上是圆圆的石磙,直径有六七十厘米,长有八十厘米左右。用木头架子把石头磙子框起来,围绕着碾盘中心的木桩(也叫“将军柱子”)旋转,人们把晒干的谷子摊在碾盘上,随着磙子“吱吱呀呀”的旋转碾压,金灿灿的小米就与谷糠彻底分离出来了。

村里还随处可见许多石盆和大小石臼。石盆是妇女们用来洗衣服的,下边有放水的石孔,加水时堵上石孔,洗完衣服放开石孔,脏水很方便地就流出去了;而石臼的用途则根据大小或有不同,大的石臼用来加工粮食,小石臼大部分放在家里的灶台上,是用来捣制辣椒、葱、蒜、杏仁等食用调料。

在岳家寨,随处可见石头的建筑和石头的器具,简直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这主要因为岳家寨人居住在这样的高山之巅,到处是悬崖峭壁,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山下的建筑材料和生活器具运不上来。山里人只好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于是就有了石头院、石头墙、石头路、石头房等石头建筑,也就有了石碾、石磨、石臼、石槽、石盆、石桌、石凳等石头器具。

岳家寨人离不开石头,石头文化也就成了岳家寨民间文化中最显眼的主流色调。

洞天耕读村

世界的事情总如扑克牌有两面。岳家寨地处大山深处,虽然有些隔绝,但也少了很多喧嚣,使得村子的生活宁静而恬淡,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城市不能触摸的神迹与人文。

身为一处保护完好的古村落,岳家寨也是太行山区不可多得一处特色村落。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梯古道、卸甲楼和太行天路,此处的美景几乎俯首即是,进入岳家寨的第一道门户是一个连贯两条公路的隧洞,又被称为“桃花源洞”,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而得名。而洞的附近,有一处泉水顺沟而下,最后在悬崖绝壁处形成了落差四十米以上的一道瀑布。这道瀑布有个特点,就是在即将流下悬崖时被石头阻挡着打了一个弯儿,就在石壁上冲出了一个弯弯的石槽,远远看起来像一个蜗牛的壳,白亮的泉水就成了灵动的蜗牛。于是,村民们形象地把这处瀑布叫做了蜗牛瀑布。再有就是三潭印月、千年榔树、凤凰台、降龙树,以及与岳家寨后庄遥遥相对的东边高山——窟窿山,加上前面所提,总共可以汇成十大奇迹。

岳家寨的四周山多且属于卡斯特地貌,故而分布着许多溶洞和石窟,又因为当地村民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有农业一项收入,那么权知雨水的龙王便主宰了全村的生计,很多洞穴的起名也都与龙有关,如黑龙洞、白龙洞、天龙洞、贶龙洞以及火龙洞等。这些“洞府”的存在给当年村民们祈雨、避涝、求神、问药提供了方便,而现在更多的是给人们旅游探险、科学考察创造了条件。

在临近岳家寨的山上,或者为了方便祭祀的缘故又或者为了庇佑生民,当地都有修建庙宇,进而篆刻了诸多的碑文,就特色来讲,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清秀婉转,以各自的笔法讲述着村子里关于信仰的种种,显然没有因为从前的隔绝而少掉文脉的流传。

猜你喜欢

岳家石臼石头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别小瞧了石头
神奇的鼠尾
石头里的鱼
江西岳家拳发展研究
岳家拳
当代岳家拳技击价值发展的评析
王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