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2014-08-01龚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功能

龚鸣

摘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有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存在。本文通过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分析,验证了语法隐喻理论在其领域的适用性,分析了语法隐喻的两大分类,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语言的实现方式和功能。

关键词:英语教育新闻语篇;语法隐喻;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30-03

语法隐喻的概念最早是由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来的,语法隐喻现象是产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变体,是语法表达形式在不同的语法域之间转移使用的结果,主要分为两大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韩礼德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并指出语法隐喻现象存在于所有成人语篇中,此后很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将其理论用于各种文本分析。本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以语法隐喻理论为研究基础,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对语法隐喻理论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的分布情况,语言的实现方式和功能。

一、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社会意义,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通过语言如何传递意义,某个社会意义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语法隐喻是意义的一个变异表达形式,是语义在语法范畴发生的相互转换,也就是说是在语法形式上的非一致关系体现。一致关系就是语义和语法形式的自然关系,即使用动词来表达事物发生的过程,使用名词来体现事物的参与者,使用形容词来表达事物的特征或属性,使用副词或介词词组来体现时间、地点、方式、工具等意义,使用连词来表达逻辑关系。而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所体现的非一致关系主要是表现语义和语法形式之间的非自然关系,也称作语法隐喻式。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两大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主要包括名词化,动词化,形容词化,副词化,介词化。概念隐喻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及物性系统,在客观世界重塑人类经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韩礼德把人类经验分为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智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在英语教育语篇中,作者出于文体和表达的需要,通过及物性系统,这些自然的表达方式被非一致性,即语法隐喻式所取代。人际隐喻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功能语言学把情态隐喻又分为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情态成分可以表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意愿,也可以体现某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语气隐喻通过句子的语气系统在之间的转换来表达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意思,使词汇层的表层含义和语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产生差别。

二、统计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本文拟解决如下问题:语法隐喻理论是否适用于英语教育新闻语篇?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有哪些主要的语法隐喻和它们的实现方式?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有什么功用?

2.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保证语篇的研究效度,本文所收集的20篇英语教育新闻语篇的数据均来自英美著名报刊,其中10篇语料选自《纽约时报》,10篇选自《卫报》。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定量分析来研究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和整体分布情况,定性分析来解释语法隐喻的语言实现方式和功能。关于数据分析采用以下程序:首先在所选样本语料中确定出现的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然后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整体分布情况,最后分析两种语法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的语言实现方式和功能。关于语法隐喻的界定遵循两个基本条件,同时具有两种意义,表层或者深层意义,另外语法隐喻发生在语法层面上,是词汇结构在语法层面上的转换。

三、结果与讨论

经过统计发现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其中概念隐喻占97%,人际隐喻占的比例远远小于概念隐喻,只占3%,语法隐喻占小句总数的119%,几乎每个句子都包含1到2个语法隐喻,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作为成人语篇的一类,语料中的语法隐喻使用的高频率表明语法隐喻理论适用于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从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名词化和形容词化。从功能语言学来说,名词化是指把某个过程或者特征看作事物,主要是通过词性转换把动词或者形容词转化为在形态上与小句对应的名词短语。形容化从语义层的角度分析,主要指把其他成分看作事物的性质或者特征,通过词性转换把其他词类转化为形容词形式。

Sentence 1a I suspect that the number of prisoners ready for training of employment may be rather small. (From discourse 7)

Sentence 1b:I suspect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are prisoned to be trained and later employed may be rather small.

Sentence 2a:We remain ready to negotiate on a deal to avoid layoffs and hope we can reach agreement. (From discourse 1)

Sentence 2b:We remain ready to negotiate on a deal to avoid layoffs and hope we can agree on it.

Sentence 3a:As far as Im concerned,they cut off the talk,” said Harry Nespoli,the chairman of the Municipal Labor Committee,a coalition of nearly 100 unions representing 500,000 active and retired city employees. (From discourse 1)endprint

Sentence 3b:As far as Im concerned,they cut off the talk,” said Harry Nespoli,the chairman of the Municipal Labor Committee,a coalition of nearly 100 unions which represent 500,000 active and retired city employees.

Sentence 4a:Mr. Bloomberg had taken an aggressive posture during the negotiations,emboldened over the past days by the victories scored in Albany and Trenton against public-sector unions and becoming more emphatic about his demands.(From discourse 3).

Sentence 4b:Mr. Bloomberg had taken an aggressive posture during the negotiations,which is emboldened over the past days by the victories which are scored in Albany and Trenton against public-sector unions and becoming more emphatic about his demands.

在以上例子中,(1b)和(2b)的句子是英语一致式的表现形式,而(1a)和(2a)分别是其对应的语法隐喻的名词化转化形式,通过由表示过程的动词形式trained,employed和agree转化为在形态上与之相对的名词短语,training of employment和agreement,以此可以增加名词化形式的信息量,用更少的复杂词汇向读者表达更多的信息。(3b)和(4b)是英语语篇中一致式的表达方式,而(3a)和(4a)是语法隐喻的形容词转化形式,用来表示事物的特征,representing和emboldened起到修饰限制名词中心语的作用,来代替同样起到修饰限定作用的定语从句which represent…和which is emboldened…,从而起到简短句子结构,增加信息密度的作用,增加了英语新闻语篇的信息量。同时,语法隐喻中的这种非一致式的表达形式使得人们经验意义和思维观念上得以重构,将经验事物化,隐藏了作者的主观信息,使得整个教育新闻语篇更加具有客观性和正式性,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读者的教育意识,使得教育观念更容易深入人心。

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主要以概念语法隐喻为主,也存在少量的人际隐喻,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主要的作用是表示执行人际功能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例5. Were Sigmans view accurately represented by the media?例6.I suspect that the number of prisoners ready for training of employment may be rather small.例5出自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一语料中的段首,它的表现形式是一般疑问句,但是整个篇章中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没有提问的功能,起到的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例6中的suspect表明了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倾向,这类主观显性的情态隐喻虽然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感情,但是由于以直接引语居多,在新闻中又往往出自权威人士之口,所以使得语篇的可信度和客观性得以增强。因此,语法隐喻在语料中的出现成为反映和实现英语教育新闻语篇本质属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增加新闻的客观性,促进英语教育新闻语体的正式形成,提高教育意识,反映政府相关教育部门的权威性。

本文通过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选取的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验证了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普遍存在的事实,并且验证了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在其领域的适用性。通过对语料中的语法隐喻进行统计分析,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主要以概念语法隐喻为主,主要通过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使用来实现。人际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少量存在,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体现。另外,英语教育新闻中的语法隐喻是反映和实现英语教育新闻语篇本质属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增加新闻的客观性,促进英语教育新闻正式语体的形成,提高读者的教育意识和理念,并且反映政府相关教育部门的权威性。

语法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大量存在,本文利用隐喻手段进行语法类别的转换,通过对语料的语法隐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语法隐喻的实践领域,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使用也是反映和实现其语篇本质属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我们以后深入理解和阅读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常晨光.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2]范文芳.语法隐喻理论研究[M].北京:外研社,2001.

[3]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2).

[4]高明强.新闻报道中的情态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4,(5).

[5]胡壮麟.认知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7]Brown,G &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8]Dominick,J.R.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94.

[9]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Longman,1995.

[10]Goatly,A.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London:Routledge,1997.

[11]Halliday,M.A.K and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2]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能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深刻理解功能关系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钳把功能创新实践应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