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与技巧探析

2014-08-01史萍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运用探析小学语文

史萍红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尊敬和继承。小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具有好奇的特性,他们小小的脑袋装了很多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勾画和想象。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新课程的导入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建造一个梦幻的城堡,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本文从情境导入、悬念导入、诵读导入、音乐导入、新旧知识联想导入这五种方法来分析新课导入方法的运用和操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从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兴趣爱好出发,探索对小学生具有实际作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导入;方法和技巧;运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03-02

一、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身边的情境,比如音乐、图片、动画、语言、灯光等等加上语言的描述,将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进行情境导入,创设与文章感情相联系的情境,促进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融入到文章的气氛当中。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知道,这是一篇对总理怀念的文章,总理离开了我们,我们对他有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将当年的一些图片播放出来,配上背景音乐和独白,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那时候人们的悲伤和痛苦之情。创设情境,确立了新课导入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促进学生对本文思想感情的掌握,奠定对本文学习的基础。

二、悬念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能激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打开思维的翅膀,勇敢翱翔。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都非常关注,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悬念,就是激起学生兴趣的直接方法。悬念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在学习《花钟》一文时,可以设置悬念,“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钟啊?”在学生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让他们总结自己了解的钟有哪些,“那你们见过其他的可以计时的钟吗?比如花钟?”从抛出问题,到学生提出疑惑,到在文章中进行探究,就很自然地进行衔接和贯通了。用悬念导入法进行新课程的导入,需要考虑到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及学生的知识面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和想象,促进学生扩展大脑思维,不断去积极探索文章内容和答案。

三、诵读导入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这一环节非常关键,正确的发音、情感的融入、角色的配合等等这些都是诵读的关键。小学语文中,引用诵读导入法对新课进行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其中的内容。诵读导入法学习语文,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常分为分角色朗读、分段朗读等。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运用诵读导入法,配上柔和的音乐,先由教师示范一遍,然后点名让学生自己来诵读,可以由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或者进行分段诵读。让学生模仿其中作者的感受,来体会文章中的敬佩和怀念之情。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

四、音乐导入法

小学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美学欣赏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法进行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不错的方法。音乐是抒发情感的最直接表示,也是心灵和艺术的窗口,采用音乐导入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并且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武松打虎》这篇文章时,利用学生对梁山好汉的喜爱,先与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其中哪个好汉,为什么喜欢。然后配上气势恢宏的《好汉歌》,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活跃气氛的同时,让学生精神抖擞,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础。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引起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文章相关内容。

五、新旧知识联想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这是一句老话。在语文学习中,这句话的运用可以恰到好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导入教学中,运用新旧知识联想的导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可以促进对新知识的展望。新旧知识的联想,让学生明白新知识的来源和开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新旧知识紧密联系,以旧引新,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程新内容。比如,在学习李白《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以前我们是不是也学过关于瀑布的文章或者诗歌呢?是的,我们也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诗歌体文章《瀑布》。两篇文章都写的是瀑布,而只是背景不同。他们两位作家对瀑布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呢?下面我们开始详细学习其中的内容。李白先生的《望庐山瀑布》中第一句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重点在于“烟”字,与叶圣陶先生的最后一句“如烟,如雾,如尘”不谋而合。瀑布因为其壮阔、雄伟,它泛起的雾气缥缈如烟,让人萦绕其中,梦回千转。李白诗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写了瀑布的壮阔和浩大,好像从天上飞奔而下。这句与叶圣陶先生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相对,同样一个“银”字,写出了瀑布的白、美与恢弘气势。在语文学习中,将新旧知识进行对照,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

本文从情境导入、悬念导入、诵读导入、音乐导入、新旧知识联想导入这五种方法分析了新课导入方法的运用和操作。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导入教学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语文教育,应该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导入方法,训练学生的说话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重视培养学生兴趣,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经梅.“磁石”导入五法——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07).

[2]周玲贤.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十法[J].软件:教学,2013,(11).

[3]罗显伟.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0).

[4]孙晓芬.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法浅议[J].金色年华:下,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探析小学语文
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绘工程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