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专数学课堂的信息调控

2014-08-01屈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形式原则策略

屈薇

摘要:课堂调控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中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调控,正确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中专数学课堂信息调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调控的策略,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堂调控原则,采用恰当的调控形式,才能够把教与学有机统一,使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调控;策略;原则;形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93-02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过程,即教师围绕着某一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按一定的计划和层次向学生输出一定量的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后将产生的结果再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分析、判断,对信息的再输出进行调控,以便变换教法,调整教学进程,使得教与学更加和谐地发展。因此说课堂调控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新课程讲求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调控,正确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现就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数学课堂的信息调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数学课堂信息调控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讲授轻课堂调控。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于是上课时争分夺秒地讲解,唯恐自己讲得不深、不透,从而挤掉了学生自学、质疑、独立作业的时间。这些教师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调控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情况,忽视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给后继学习带来困难。

2.重尖子生调控轻中下生调控。由于中专学校普遍生源较差,数学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丧失信心,课堂上又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于是教师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优等生,对少数学生多次提问,而忽视了中差生。这样调控信息失真,使中差生知识漏洞越来越大,造成这些学生学习的恶性循环。

3.重结果调控轻过程调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失去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思维结果,更要及时了解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4.重单向调控轻双边、多向调控。许多教师比较注重收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而较少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互评等互相调控信息。这样单向的调控,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使学生思维产生惰性,学习被动。

5.重调控轻矫正。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重视信息调控,但由于缺乏应变能力或对教材挖掘不够,准备不充分,无法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调整教学方案,于是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出现的问题置若罔闻,或虽有回答,但不加点评,就匆匆转入下一教学环节。

二、实施有效课堂调控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现代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信息交流通畅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艺术。当前,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教学中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只有做好课堂调控,我们的课堂才能井然有序,教师的教学艺术才能得以展现,教学智慧才能逐渐形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渐入佳境。

2.坚持调控原则。(1)及时性原则。教师应及时调控信息、恰当评价。因为这时学生对自己刚作出的反应记忆犹新,便于回顾刚留下的记忆,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否则时过境迁,错误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形成定式,这时教师再纠正就得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通过观察、提问、板演、巡视、参与讨论等及时调控信息,每节课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质疑,并独立完成作业。(2)准确性原则。准确真实是信息调控的生命。教学信息调控唯有其准确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错误的调控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的决策。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少问或者不问“是不是、会不会、懂不懂”这样的问题,少让学生齐声回答,避免学生随大流,使信息调控失真。同时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切忌模棱两可、置之不理。(3)全面性原则。教学信息调控要全面,不能以偏盖全。应采用相应的方法,调控全班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面部表情、情绪情感、书面作业等全面调控。不仅要调控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更要注意调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全方位调控。(4)层次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教师在调控信息时要做到有层次、因人而宜,就必须在课前研究好学生,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一般来说,当一个信息呈现出来时,先请学困生回答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再由中等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而那些高难度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这样让班上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学生的思维也有层次,教师要对每一层次的思维结果作出调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学习。(5)激励性原则。教师在信息调控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反思与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调控基础上,不断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明确新的追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上课时,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始终处于平和的心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和环境下积极地探求新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耐心引导,鼓励她们,而不能讽刺、挖苦、嘲笑学生,要尽可能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不能滥用表扬与鼓励。(6)平等与尊重原则。教师在课堂信息调控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体谅学生的情感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一刀切,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挫伤学生。教师要放弃权威地位,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态度、情感和学习进展,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并据此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3.采用恰当的调控形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调控的作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调控形式。(1)预防性调控。预防性调控是调控主体为防止出现偏差所进行的事前调控。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以往教学中得到的反馈信息,预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语言上的提示,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便于教学环节的胜利进行。(2)适应性调控。适应性调控就是通过教师个体和师生双方的自我调控,达到教师与学生相互适应、协调配合的过程。上课时教师要以学生高级合作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随时调整教学的深度、教学手段、教法与学法,并根据调控信息及时进行矫正,及时准确评价学生学习结果。(3)目标性调控。目标性调控就是以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练习和作业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阶段,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依据,也是信息调控的重要环节。教师采用目标性调控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和强化课堂信息调控功能,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作出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就能够把教与学有机统一,使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式原则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Passage Four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