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途径探究

2014-08-01李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李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苏 淮安 223200)

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途径探究

李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苏 淮安 223200)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例举了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及成效。

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途径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多数由中专学校或职工大学基础上升格而来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上急功近利,使学校走入了一个误区,从而加大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我校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教师队伍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实践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2)近5年中有2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取得本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近5年主持2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主要参与者),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5)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江苏省内五年制高职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学历、职称、数量、结构、教学与科研等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的来源单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二是本校的留校生。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本校的留校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但专业理论知识明显不足。

2.教师充实、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机会少。许多职业院校师生比过高。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平均周课时达到20学时,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学校也很难抽出教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这无疑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设置了一道障碍。

3.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教师数量偏少,更缺乏专业带头人和其他优秀教师资源。我校涉农专业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5人,仅占10%;理论课教师、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高职称和具有企业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初级职称和无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高;主持或参加过科研工作的只有30.45%,教师中曾下企业实践的也仅占16.8%;50岁以上及35岁以下教师比例过大;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4.“双师型”师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教育部在全国设了很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但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历层次的培训没有畅通渠道,教师在职攻读的只能取得硕士学位;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技能培训多不对口;培训师资只注重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提升。再者,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基于职业技术示范学院的培训模式和以普通院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途径

1.加强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使教学与生产、科研与技术、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理论与应用、生产与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和招聘一些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较为丰富、职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企业或基层单位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另外,加强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多的教师在应用技术研究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目前,我校园艺技术专业已经与淮安日月洲农业生态园等12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暑假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在公司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参加各能各类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水平体现在学生,决定于教师。近年来,我校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农业类技能大赛中,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取得种子质量检测项目一等奖。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种子质量检测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艺术插花项目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为了鼓励教师在赛前对学生的指导,将赛前竞赛指导教师的工作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升、培训进修挂钩。通过技能、创新大赛,提升了“双师”队伍的水平。

3.开展科技帮扶。我校涉农专业有12名专业教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挂钩11个经济薄弱村,14名教师为“百名教授下农村”成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2位专业教师挂职科技副镇长(乡长),任职已近一年;2009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涉农的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苏北28个县(市)对接,我校被指定与洪泽县对接,组成了20多人专业教师队伍,赴洪泽县对接,指导农民科技致富已经2年,成效显著;每年受省农委和淮安市政府委托培训农民、种养植大户、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4000多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现代农业企业已有3个,运行良好……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经验有待总结与推广。专业教师中12人获得行业资格证书,8人次参与企业培训,4人次参加行业学术交流,3人次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创建农村经济科技服务实体12家,扶持白蘑菇生产大户28家,辐射和服务农户二万多家,扩大了专业教师在行业中的影响。

4.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激励机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动力,鼓励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必须制定出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的上岗要求、工作职责得以明确,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客观的评价,学校对符合评价标准的“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外出进修以及相关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建立“双师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行业发展相适应。

目前,在我国尚无“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世界各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引导“双师型”教师有序发展,我校从教师承担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情况、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实践活动情况及认定、双职称的评聘、行业执业岗位证书的认定、教师主持试验或实训课程开发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情况等方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和培养管理条例。

[1]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Z].苏教职〔2008〕12号.

[2]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教高厅〔2004〕16号.

[3]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4).

[4]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5]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4):57-61.

[6]陈小波,梁英平.战略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54-59.

G451.2

A

1674-9324(2014)11-0281-0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1/03/026)。

李慧(1971-),女,江苏宿迁人,教授,植物工程系主任,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