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初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之策略

2014-08-01艾珠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入园小班情绪

艾珠

(江苏省镇江市韦岗幼儿园,江苏 镇江 212000)

职初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之策略

艾珠

(江苏省镇江市韦岗幼儿园,江苏 镇江 212000)

每年9月,新生幼儿入园焦虑一直是困扰职初教师的一个突出问题。新生幼儿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而职初教师因为缺乏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面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现状,感到束手无策。如何指导职初教师处理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对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细化的阐述,对职初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提供几点策略。

职初教师;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

新近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们称其为职初教师。[1]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师一般的成长过程分为“职初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2]职初教师因处于专业“适应期”,存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当她们面对伴有哭闹、唠叨、不安等焦虑情绪的幼儿时,她们不理解幼儿的举动,除了哄抱幼儿之外,她们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因此,她们也常会抱怨:“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哭。”、“一点都不听话!”……其实,“新入园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总是哭闹,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吃饭、睡觉不正常,甚至出现发呆、唠叨、不安、烦躁等现象,我们将这种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因对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心理上的不正常反应称作幼儿入园焦虑。”[3]职初教师如何应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呢?

一、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4]要想从容、灵活地应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就必须了解幼儿年龄特点,了解幼儿心理。只有通过理论学习,职初教师才能明白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的基本原因,以及应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方法。也只有通过学习,职初教师才会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对不同的幼儿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得每个幼儿能尽快适应新生活。

二、重视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重视家访工作。家访有助于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及幼儿各方面表现。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状况以及孩子的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而进行恰当的引导。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的好方式。[5]我们职初教师在家访工作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家长克服分离焦虑。在幼儿入园初期,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总是恋恋不舍。这种情绪传递给幼儿,使得孩子更为焦虑。职初教师应指导家长克服自身的分离焦虑,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和生活安排,以便适应新的生活。鼓励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2)鼓励幼儿从依赖转向独立。“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以及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6]职初教师在家访中,要了解幼儿的生活自理状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相应合适的要求,如独立进餐,学习自理大、小便,主动用杯子接水喝等。鼓励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合理布置班级环境。幼儿良好的情绪也依赖于幼儿园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7]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职初教师在幼儿入园前,要精心布置好活动室和区域环境。不仅要为孩子们提供有吸引力的实用的教玩具,还要考虑材料的摆放是否适合幼儿的身高和视线,同时方便孩子使用,使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如在活动室墙面上贴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或是布置温馨的全家福等等,这些设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离开妈妈的忧虑,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三、关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过程

1.关注晨间接待,稳定幼儿情绪。“晨间接待这一环节虽然短暂,但对孩子、家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合理的晨间接待,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实现家园间的无缝联接。”[8]小班幼儿刚入园,对父母的依赖感特别强。职初教师要担负起父母亲的角色,在孩子入园时抱抱孩子、亲亲孩子,会很快地拉近与幼儿间的距离,让幼儿对老师产生初步的信任感、亲近感,为幼儿愉快地幼儿园一日活动提供了可能。

2.关注生活活动,减少生活困难。生活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我们职初老师悉心地照顾、反复地指导帮助,帮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这样,可以免除孩子产生因为不能自理而怕上幼儿园的焦虑情绪。

3.关注交往活动,建立信任关系。幼儿入园后,其人际交往从基本固定的亲子交往转向与老师、同伴交往。幼儿年龄较小,不会对他人一见如故。他们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相应的情感。因此,职初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与同伴、与老师交往的细节,在交往中逐渐取得孩子的信任。避免让孩子因为发生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产生拒上幼儿园的情绪。

四、坚持灵活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职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情况,灵活沟通,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教师的职初阶段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关键期,就如同一个人成长中的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一样,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和培育。相信我们的职初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从容面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状况,妥善处理,并帮助这些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许洪媛.实施有效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天津教育,2010,(2).

[2]杨敏.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J].现代教学,2008,(3).

[3]戚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干预[J].教育导刊,2004,(6).

[4]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王小清,詹剑.家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2000,(1).

[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G610

A

1674-9324(2014)11-0265-01

猜你喜欢

入园小班情绪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