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实践型人才培养 深化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2014-08-01刘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型首都师范大学专业课程

刘杰

(首都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立足实践型人才培养 深化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刘杰

(首都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围绕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首都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学习平台,采取各种教改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差异性制订不同的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课程组老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深化了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高校教育;实践型人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应用型人才是各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改就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

一、立足实践,深化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教学以课程为起点,课程居于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过程的统一。课程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教育目标,课程建设必不可缺。美国的本科教育重课程而轻专业,强调课程与专业的自主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适应变动的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专业课程建设一直受到我院的高度重视。在本文中,专业课程建设以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然语言处理》课程为例说明。

2.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内容。许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表明,创新课程体系是实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终归途径。创新课程体系不能单靠某种因素构成,而要包括课程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机制和新方法等。学科建设需要培养实践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人人都有,如果施以正确的教育,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都可以收到所期望的效果。因此根据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发展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充分利用我校的信息化学习平台,采取多手段教学,加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与传统的课程建设相比,智能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改中提高学习兴趣。教改是课程建设的催化剂,选择有效的教改措施一直是教师们的目标。我们的教改特点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选择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传授经验。这些高年级的同学已完成或正在研究与专业课程知识相关的学生科研项目,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项目演示,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专业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开展科研的兴趣。第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未来的信息化发展,要在加强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方面深入地研究,要借助信息技术促使教育模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大幅度提高,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校走在了前列,在我校的信息化平台上,具有课程资源网和Bb网络学堂等,课程资源网具有示范课程、精品课程视频等资源;Bb网络学堂可由教师和学生自由设置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在该平台上可互动教学。这些先进的信息学习平台为教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专业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了这些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多资源、多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改革,专业课程除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开发了该课程的独立网络学习平台,并嵌入在学校的Bb网络学堂上供学生学习;在校级和院级的信息平台上上传了大量教材外的辅助电子学习参考资料供学生下载。这种多模式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在实践中体悟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手段,在实践教学方面,由学生选做实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定实验,并且鼓励学生申请相关校级、市级、国家级课题作为课程大作业,多种形式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学生素质的层次培养。注重实践之间的连贯性,让“课堂实验—学生课题—毕业设计—参加学生竞赛”等实践活动连贯起来,能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都具有博士学位,在前沿科研项目的主持、论文的发表等科研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是保证专业课程建设质量的前提。

二、开展差异性实践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可以把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细分为如下4类:①学习成绩、实践能力都一般,这类学生占了一些;②课程学习好,但是实践、编程能力差,这类学生少数;③课程学习一般,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强,这类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主动投入精力,并且愿意投入很大精力,这类学生较少;④课程学习一般,但思维活跃,喜欢实践,但是主动性不够强,这类学生有一些;⑤学习、实践、创新能力都好,这类学生也较少。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差异性实践教学方法:对第①类学生,主要让他们完成课程的实践大作业,以《自然语言处理》课程为例,该课程大作业共九个题目,根据难度不同,分值不同,从易到难,这些大作业主要涉及课堂上讲过的算法,属于基础并兼顾实用性,考查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还是不错的,通过这些实践作业,给他们从事相关的学生项目或毕设课题打下了基础;对第②类学生,这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强,除了让他们完成课程的大作业外,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理论学习方面的事情,例如让他们根据已经完成的学生项目,总结、撰写论文,或者撰写专利,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对第③类学生,针对他们的兴趣,安排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项目,例如,在学院征集学生项目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兴趣并结合该课程,申请了“神经网络算法改进用于自然语言语义理解”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该项目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对第④类学生,鼓励他们完成难度程度高、实用性强的课程大作业,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学生项目中去;例如,教师给出了“自然语言处理课程自动学习平台”的学生项目,该项目不仅要完成常规自动学习平台的任务,还要加入“自动答疑系统”、填空题和简答题的自动判卷等功能,这些特殊功能,涉及到基于本体的自动问答系统、专业短语的相似度计算、短文本的相似度计算等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特点,但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攻关学习,该项目即能让学生学到这门课的延伸技术,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这门课的用途和魅力。对第⑤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全面培养,给出较深入的研究课题,鼓励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并实现,目标定为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发表科研论文。在实践培养中,对一些完成情况好的学生,通过实习、学生项目或者毕设等方式进行延续性培养,使这些同学依托该课程在实践方面真正获得较大的成果,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以实践为目标的课程建设效果

经过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以《自然语言处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例,在近3年的时间内,共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基金、校级创新基金、校级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学生项目共10多项次;以学生课题延伸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共20多人次;项目验收、学生毕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竞赛奖项多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登记软件著作权多项等;并有多名同学考上研究生和出国深造。实践培养人才,实践体现能力,在本课程中承担学生项目、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提高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

探索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本文依托专业课程建设,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课题组还需更加努力,吸收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实践型、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做好专业课程的建设。

[1]申长雨,关绍康,张锐.加强课程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2]王义遒.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育,2007,(2).

[3]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

G642.0

A

1674-9324(2014)11-022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94),首都师范大学校级教改立项“依托‘自然语言处理’课程,探索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刘杰(1970-),男,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实践型首都师范大学专业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物流实践型人才二次输出模式研究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FUNNY QUESTIONS AND ANSWERS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