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环艺专业学生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8-01牛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环艺艺术设计建筑设计

洪 涛,牛婷婷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对于环艺专业学生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洪 涛,牛婷婷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在建筑类院校的艺术设计系通常都设有建筑设计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本文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梳理,整理了教师与学生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要想提升环艺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环艺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思路

在建筑类院校的艺术设计系,设置建筑设计课已成为传统。学校的本意是通过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让环艺专业的学生了解更多的建筑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室内设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于建筑设计课程表现出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本文从笔者从事环艺专业建筑设计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出发展开思考,希望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有效提高环艺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清

为什么设置某一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目的又是什么,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必须明了的内容。可是,在现阶段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第三个问题解决得不是很好。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不明白在这门课程里自己需要去掌握哪些知识,不明白自己学习的建筑设计知识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由于建筑设计是一门非常主观的课程,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于课程不了解、学习目的不清的情况下,要想学好这门课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为了让学生能够目的性明确地去学习,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认识,告诉他们: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细化和延展,是建筑空间设计的内在物化形态,只有对于建筑整体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建筑气质与空间性格,才能创造出和建筑相匹配的室内装饰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好的室内设计根本无法完成。

二、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

在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典型场景——教师在台前手舞足蹈、口干舌燥地说了一大通,讲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面露茫然之色,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不能理解、接受,而教师却认为这些知识中很多本就是很基本的常识,应该属于每个人都了解的内容。当双方互相不能理解的时候,老师开始急躁,学生开始抓狂,课堂的教学陷入了僵局……出现以上的现象,完全是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所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从环艺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出发,从环艺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知识兴趣点出发,逐步进行相关建筑设计知识传授,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重点与方向,通过学生已掌握知识与建筑设计知识的结合点来切入,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来推动建筑设计教学。以环艺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第一个课题别墅设计为例,完全可以把平日里的家居感受作为学生的设计出发点与着眼点,而不必严格遵循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通过学生的相关专业自主性学习和兴趣性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把建筑设计课程当作一种兴趣和环艺专业的延伸,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学生不明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的美学区别

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局面——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设计是富于美感且个性的,虽然周围的其他同学与老师均不赞同美感的说法,但是设计者坚持己见,无论老师如何摆事实讲道理,总是坚决不改。这一现象在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上极具普遍性,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师认为环艺专业学生是不可理喻的!学生呢,同样一肚子怨言——认为老师完全不尊重个性的发挥,完全是不尊重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面对这种局面,教师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告诉他,著名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别人好的设计不一定适合你的设计!同时,每一个建筑作品的受众是大多数人,它不能像一幅画,被某个喜好的人珍藏于家中,独自欣赏,因此,建筑的审美标准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审美标准,当然,纯粹私人土地上的私人建筑可以相对个性一些。实质上上述所说的就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的美学区别问题。环艺学生的思维是以纯室内设计或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待美学问题的,个性第一是其最朴素的理解,因为无论是学画的过程还是室内设计的学习,专业老师强调的都是个性的彰显,而建筑设计教师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待美学问题。建筑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必须为社会接受,而不能仅仅被极少数人接纳,因此,符合大众接受的美学标准才是它的美学追求。这里,学生和教师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支撑,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可是,具体到建筑设计的美学标准只有一个,教师在建筑设计教学前应该把这两方面的区别向学生进行讲述,避免出现前面所举的例子。

四、教师教学方式不合适

众所周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以自由、大胆、活泼出名,他们的课堂纪律是一个大问题,绝大多数公共课教师对于环艺专业的课程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又会导致环艺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产生逆反心理,愈加不愿意遵循一般的课程教学方式,如此一来,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不接受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不愿教——学生愈加不接受传统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完成对于环艺专业生学生的教学,我们首先要考虑从教学方式上改变。教师应该选择活泼、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从最初的课堂接触开始,就被教师的独有风格吸引,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切入,通过教学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对于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因为环艺专业学生的逆反心理通常很强,越受挫越放弃,教师的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建筑设计课程产生成就感与荣誉感,并逐渐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从以上的几点可以看出,在建筑设计课的教学当中,我们必须从多方面把握环艺专业的专业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心理与学习习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来找出最适合环艺专业学生的建筑设计教学之路,让建筑设计课程真正成为环艺专业学生专业课的有力支撑。

[1]郭剑琴,张彬.探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新思路[J].艺术科技,2012,(01).

[2]张洁.创新活力、坚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究[J].艺术科技,2012,(06).

[3]杨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4).

G642.4

A

1674-9324(2014)11-0189-02

安徽建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基于“环艺专业综合培养”目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编号:2012yx09),负责人:洪涛讲师,课题组成员:梁琍副教授、王丽副教授、周庆华副教授、高业田讲师、张耀胜讲师、徐雪芳讲师。

洪涛(1979-),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牛婷婷(1982-),女,安徽巢湖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保护与理论

猜你喜欢

环艺艺术设计建筑设计
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
《星.云.海》
《花月夜》
室内设计作品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环艺与动画专业交叉性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环艺“学岗直通式”教学模式研究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