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4-08-01车延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挫折体育大学生

车延龙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车延龙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以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分析生活体育的含义、作用,并探讨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能力的一些措施。研究认为生活体育是一种很好的改变大学生生活中不良现象的途径,使得当代大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并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以期体育能真正地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体育能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体育;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越来越贴近大众、贴近日常生活。体育与生活世界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所以生活体育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生活体育有着诸多的积极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选择性。本文针对当前社会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弊端,对生活体育展开论述,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能力的培养加以详细的阐述。

一、生活体育的作用

1.生活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并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人面对困难需要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因而,心理健康就必然会成为青少年迈向世界、迈向未来的重要条件,所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得不成为我们精心周到地培养和教育的任务了。

2.生活体育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生活体育的开展能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人与人之间只要有良好的合作,就能相处得更融洽、更和睦,因此教会他们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培养互相尊重的良好道德。

3.生活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体育、终生体育的意识。通过开展终生进行的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热情,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掌握生活中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技术、技能,并能积极、主动、自觉、持久地进行锻炼。

4.生活体育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生活体育的教学中要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主体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和老师都明确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5.生活体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应对生命安全威胁的技能。生活体育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大不一样,不单单是使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竞技,更主要的是它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某种突发的困境和难题,熟练地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逃生技巧和窍门,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活体育的能力

1.理论方面。(1)坚持改革体育教学,充实内容,增加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尤其是把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后。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要做到科学和实用的结合,健身和文化的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互补和整体作用。在教学中因人而异,采取个性化教学,鼓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联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体育养成习惯;充裕学校的体育设施,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余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和发挥空间;激发学生体能的最大潜质,加强对学生学习和锻炼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形成教法与学法的统一。(2)树立榜样,熏陶示范,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选择好的榜样去感召学生、影响学生,一定能激起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生活体育有了兴趣,形成爱好时,不仅会主动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关注各种体育赛事,了解体育信息,更会积极地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3)合理组织活动,提高运动参与。积极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在组织活动时要面向全校学生,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实践方面。(1)体育磨难教育。现在的受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怕摔、怕累、怕冷、怕晒、怕苦”,有的学生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极差,意志品质极薄弱。体育磨难教育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多角度、分层次地安排一些需要受苦受累的活动,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学生遭受到挫折,体会到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还未曾体会过的艰难困苦的经历;使学生在同困难与挫折斗争中经受磨难,在克服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得到其他教育所不能及的收获;是激励自我战胜困难、培养坚强意志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可以藉此来激励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奋发,从而树立信心,加强自信。(2)体育挫折教育。当代社会在各个方面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就要对大学生进行更多的挫折教育。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身心承受打击的能力。(3)体育逆境教育。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逆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人类个体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以负性情绪为主要特征的。逆境心理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阻碍或干扰,以致使预期的动机或目的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绪状态。(4)体育心理教育。当前社会心理教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也更加普遍。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心理教育势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一部分。体育心理教育主要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如:设置合理的可接受性的目标、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各种方式和手段。让他们明白,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体育心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尖端的全面型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健康的体质、顽强的意志,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较强的自主意识。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生活体育的教育来实现,在生活体育中融入磨难教育、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和体育心里教育能更好地强化其积极效用。随着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生活体育一定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达到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目标。

[1]陶玉流,王家宏.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缘由及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48.

[2]谢陶钧.高等院校建构生活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379-380.

[3]林明友.体育课应提倡磨难教育[J].体育教学,2000,(5):43.

[4]刘绚丽.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6):129-130.

[5]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G640

A

1674-9324(2014)11-0188-02

车延龙(1976-),男,陕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挫折体育大学生
挫折使我更坚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