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决措施

2014-08-01彭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职家长心理

彭江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决措施

彭江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随着我国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改革,中职学生的生源也会随之复杂化,针对这样的变化,中职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将进行探究问题所在之处和提出解决措施。

中职学生;心理障碍;行为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源的多样化使得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属于祖国明天的主人的他们,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成为了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笔者就在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厌学心理严重。中职学生大多数是被高中淘汰的初中生,他们从小学开始就不被家长、老师和同学认可,老师有时候还会把他们比作反面的教材。而作为这样学生的家长会把学生当作一种负担,家长把学生送入中职学校的目的不是在于希望学生可以受到好的教育,有较好的发展,而是把中职学校当作“托管所”,只要学生在学校安全就可以了。正因为这样的被抛弃的状况,学生对自己也是抛弃的态度,对于学习就会从本身的没有兴趣变成更加厌恶学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既然来到了中职学校本身就是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所以他们在学校中的生活和学习就采用了一种“混”的态度,对自己的一切都放任自流,不理会任何人对他们的态度和看法,在课堂上就是睡觉玩手机,学习已经自然而然地离开了他们的生活,当提到有关学习的任何字眼时,他们的表情就是极度的厌恶,他们对学习会感到心烦、无所谓,因为在他们的心理已存在着“即使他们学习也不会有任何人在乎和认可”这样的定式思维,随着这样的思想的加重,他们的厌学心理就越来越严重。

2.自卑感强烈,难以正确认识自己。中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当中最有活力的但又是叛逆期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表现在自尊心强、以自我为中心、喜群性。因为中职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是“问题学生”,这样就会让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差,使得他们心理上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会很敏感地注意到自己周围同学和家长的任何一个动作,家长老师的不经意间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联想到自己,比如班级里的座位调动、班干部的选拔、教师不经意的表扬和批评等等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波动,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就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做出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例如会和老师顶嘴、逃课、打架,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得到关注的目光。

3.自控能力较差。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怀和认可,但是往往事实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其他人眼里的“问题学生”,这就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他们会像迷茫的小鹿,遇到事情没有人可以商量,心情会突然地变化,会把自己的愤怒表现出来,以过激的行为表现他们对人对事的不满,例如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等,这些行为的主要导火索就是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他们不愿意与人分担自己的悲伤,自己已经很伤心难过了,但是却表现出一种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态度。

4.人格发展不和谐。中职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学习不好,还存在一些家庭的因素。许多中职学生的家庭在他们小的时候出现支离破碎的状况,家长对孩子不够重视,使得他们自己在很早的时候接触了社会比较阴暗的一面,在道德和法制上缺少正确的教育,就会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迷失了自己,有了不良的嗜好和习惯。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惜用不正当的手段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就使得他们的人格发展不健康、不和谐。

5.早恋情况严重。早恋的现象在初高中时期已经很常见,但是中职学生的早恋现象更加的肆无忌惮,因为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中职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恋爱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爱慕心强烈,对性充满着好奇,但是他们没有受到正确的恋爱教育,就会使得他们误入歧途,觉得“谁是我女(男)朋友”这句话会使得自己很有面子很骄傲,往往在校园中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是因为早恋引起的。中职学生对任何人的想法态度采取的是不在乎的态度,这就使得他们会在公共场合做出不合乎常理的行为,甚至超出了成年人的底线。这种不正确的恋爱观会非常严重地影响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早恋问题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探讨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采取鼓励式教学,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在与同学的交流和良性竞争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

2.务虚与务实紧密结合,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的教育。对有自负心理的学生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他们明白自信和自负的区别,真正的信心不是靠过度的自信给予的,而是适当的自信;对于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疏导来慢慢地消除学生的恐惧,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来消除紧张的情绪,从而逐步走出恐惧,战胜恐惧;而对于消极补偿心理的学生,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理解,不能带有有色眼镜看他,并引导学生多多参与一些舒缓的集体活动,将攻击性情绪变成竞争性的情绪,从而逐步走出消极。

3.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试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学生的引导作用:第一,要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认知框架,要注意保持与环境的一致性,防止性格变坏。第二,教师要不断地促进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与社会的接触,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格。第三,安排学生的活动。由于环境是不断变化,一个人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与环境相互适应。第四,帮助学生控制行为和认知。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缺陷。第五,广泛的培养学生兴趣。广泛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性格、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好处。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仅仅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是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地发现和重视问题的原因,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并及时排解,就不会出现那些问题。所以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并设有咨询热线方便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做出相应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

5.丰富学校课余生活。学校应该多开设一些集体的课余活动,比如说辩论赛、运动会、文艺演出、实验技能大赛等等,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社会集体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开朗向上的性格和合作互助的重要,在各项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另外这些活动的举办也会消耗学生多余的精力,从而使学生无心再去想别的事情。集体活动又是培养学生之间感情的良好方法,沟通多了自然就没有矛盾了。

结语:

当然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仅仅这些,也不是上述措施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教育者用时间和爱心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中更加健康地成长。

[1]顾利生.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应对策略[EB/OL].百度文库.

[2]张航.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建筑教育研究,2009,8(1).

G710

A

1674-9324(2014)11-0173-02

猜你喜欢

中职家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