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8-01谢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生课堂教学课堂

谢燕

(普洱学院 英语系,云南 普洱 665000)

高职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谢燕

(普洱学院 英语系,云南 普洱 665000)

教学试讲既是培养英专师范生初步具备独立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他们形成独立英语教学思维和教师信念的重要时期。然而笔者根据多年试讲指导的经验和收集整理的资料情况,发现当前的教学试讲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笔者就高职院校试讲前提供平台资源和试讲中指导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师范生实践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对策。

英语师范生;教学试讲;问题;对策

教学试讲是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开展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它既是培养师范生初步形成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检验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质变”过程。然而在长期的教学试讲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英专师范生实践锻炼以及自身实践技能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如何培养出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1]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试讲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近五年的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指导经验,并结合问卷和访谈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出导致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质量不佳的原因如下:

1.培养英专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试讲和教育实习,它们应贯穿于整个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始终。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学习,教育见习经常处于空白状态。仅靠短期的教学试讲如何能提升师范生整体的职业技能和教师基本素质,顺利完成为期半年的独立教育实习。在试讲开展前的访谈中,85%以上的师范生反映对即将开展的教学试讲没有把握,不知该如何合理地设计教案,如何自如地运用英语来组织课堂和讲授知识。还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缺少走出校门到中学或小学实地观摩英语课堂教学的机会,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小学生学情。其中有34%的师范生指出在参与过的几次观摩课上收获不是太大。进一步询问如何观课时,85%以上的学生指出主要关注教师的教法和知识点的讲解、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的参与性和完成效果。笔者认为师范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和深入,对课堂的观摩还仅仅停留在课堂表象的观察上。他们还不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进展衔接、课堂管理、教师机智以及课堂文化等方方面面加以认识。

2.英专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发展欠佳。从英专师范生的试讲表现和试讲指导教师间的情况交流,笔者总结师范生在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足:(1)课堂教学技能还处于初步阶段。从总体上看,师范生在教学试讲中普遍出现导入生硬不自然、讲解不清楚、重难点不突出、内容组织缺乏逻辑性、活动衔接不佳、问题形式设计单一甚至不合逻辑、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控制力不强、对学生评价缺乏鼓励、表扬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和学生的积极互动。(2)缺乏教学经验,不重视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试讲后访谈,几乎没有学生能用教学理论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仅仅解释自己的教学行为大多是在模仿教学法老师或以前某位老师的授课方式。这表明师范生从小到大所受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内化到他们的教学信念中,因此试讲时他们有时会把呆板落后的、陈腐的教学方法转嫁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沉闷,流于形式。有的师范生甚至都完成不了基本的教学过程,更不要说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了。问卷中只有25.3%的学生认为教育学理论知识对试讲有帮助;63.7%的学生觉得帮助不是很大;还有11%的学生则表示完全没有帮助。(3)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足。英专师范生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导致师范生实践型课程接触较少。由于长期处于学生角色,在教学活动上师范生往往会忽略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学生因素。因此在教学观摩课上,师范生大多还摆脱不了“学生”这个根深蒂固的角色。他们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和老师,认真听讲做笔记。观课后访谈,85%以上的师范生反映主要关注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采取的活动任务和重难知识点的呈现;只有5%的师范生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另一个桎梏师范生対学情了解的因素是“虚构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师范生大都是和试讲小组成员一起虚构出一个课堂来完成自己的试讲教学。即一人讲课,其他成员扮演学生来配合完成教学。这种拟造出来的课堂氛围,又如何能培养师范生机智应对真实课堂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呢?英专师范生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往小了说导致试讲效果不理想,往大了说则要影响到其后的整个教育实习的质量。从近几年英专师范生教育实习对接单位反馈意见,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师范生自己的实习心得体会中可以得到证实。教学试讲质量不佳会形成一个影响师范生教学成长的恶性循环,它不但会影响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表现,也会妨碍师范生毕业后的竞争上岗,甚至对毕业就职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是不利的。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师范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英专师范生的教学试讲质量刻不容缓。

二、提高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质量的具体对策

英专师范生教学试讲质量不容乐观的现状应当尽快改变,否则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上还需多考虑在试讲前期的准备上能否提供一些平台资源;高校指导教师则需认真钻研在学生试讲时和试讲结束后应如何有效地开展指导工作,把指导工作落到实处,让英专师范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并迅速成长起来。

1.具体实施对策。(1)搭建前期准备平台,创设多维的实践训练。第一,发展良好的校际间合作。古德莱德曾这样描述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大学要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高质量,就必须在学校与教师培训学校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成平等的伙伴。”[2]因此高职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模式上应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多元合作,利用高校资源在中小学建立英语课外兴趣小组,外派驻校辅导师范生教师,筹办西方节日聚会,展示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等活动,不仅能锻炼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活动组织能力,也创设了一个让师范生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学情的好机会。(2)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名师出高徒。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教师科学、具体的指导,是促进其技能提高的必要保障。通过高校与中学的校际互动,邀请一批师德兼备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对高师院校专任教师进行必要的中小学教学实践锻炼、教学经验交流,以此加强高校试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让师范生观摩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可以使师范生潜在的信念和经验显性化,从而获得直观课堂经验。通过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座谈交流,师范生能够及时定位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促进自身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3)加强教育知识学习,外在学习与内在实践相结合。教育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具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3]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是英专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时所需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课程设置上尝试把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堂观摩和微课实践结合起来,即“外在”理论知识学习和自身实践相结合。侧重发展师范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强调以实践为导向的准教师发展模式,提倡师范生是教学知识的建构者、创造者而不是教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应用者,提倡师范生依靠在实践行动中积累的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2.创设学习交流环境,调动师范生自身的实践积极性。鉴于英专师范生“功利性”的学习和试讲态度,指导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有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的学习交流氛围,以试讲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技能行动学习。(1)建立科学的听/评课体系。指导教师要协助试讲小组建立一套科学的听/评课标准,形成系统化的听/评课制度。不但要经常对试讲小组的听课、评课工作进行指导与检查,在组织听课前,还应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具体、系统的规范与要求;针对听课,指导教师应建议小组成员分别坐在教室的不同方位,带着不同的听课任务认真聆听优秀中小学教师或是试讲师范生的讲课,要求做好笔记,同时注意观察班级学生听课情绪;还应提醒师范生课后主动征询听课班级中小学生意见,查阅学生作业和笔记的细节。针对评课,指导教师应明确评课的目标,鼓励师范生积极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也应通过评课查明原因,制定出改善教学过程的切实可行的措施。(2)积极开展小组研修活动,鼓励教学后反思。为了规范课堂教学的各项常规,使师范生形成正确、规范的教学技能,每次试讲结束后都应及时开展小组研修活动。师范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后交流,“可以使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或难题,以便形成较好的对策,进而深化并提升师范生对教学的认识。”[4]借助摄影器材和多媒体教室设施,小组研修主题可针对试讲中师范生自我意识的困惑和问题、讲授过程中暴露的教学弊端等,采用自我剖析、小组讨论分析和指导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交流探讨中共同解决问题。让不规范的行为得到纠正,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进而使师范生自主构建英语学科教学法知识。(3)课堂教学后要求写教学感受或教学日志。师范生每完成一次试讲练习,指导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用简要的文字写教后感,评价自己的优劣得失,并写出改进计划。通过反思课堂的成果与不足,从中领悟、发现、概况、归纳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使教学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这将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4)试讲结束后要求写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讲活动结束时,指导教师应要求师范生根据自己在听/评课环节、小组研修活动或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专题(例如:“如何有效导入新课”、“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规范板书”、“怎样处理教材”等),积极思考,认真调查研究,写出短小精悍的教学心得,从理论上加深自己对教学的理解。

三、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再具体、细致的应对策略也需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及时调整。只有本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探寻到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师范类高职院校一贯秉承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试讲中培养师范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就更需如此。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DB/OL].(2011-10-08).教育部门户网站.MOE.COV.CN.

[2]苏智新.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 [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A].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2.

[3]吕乐,戴炜华.教学研究: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J].外语界,2007,(4):22-27.

[4]王玉萍.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J].外语界,2013,(2):69-75.

G710

A

1674-9324(2014)11-0163-03

谢燕(1977-),云南普洱人,普洱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

猜你喜欢

师范生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