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变化及反思

2014-08-01赵万里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制年限工科

陈 建,赵万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变化及反思

陈 建,赵万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随着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其与市场经济轨道更严密的结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也发生了调整,调整的方法主要是缩短和弹性的变化。这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工程学研究生培养的效率,让工程学的毕业生更适应用人市场。但这一调整也会带来多方面的不适应,应该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这种培养年限的调整。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反思

一、变化的具体内容陈述

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年限的变化论争已久。早在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属所的高级工程师吴成勋就提出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做出一定的调整。接着在198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教授又写信给何东昌,他极力主张缩短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尤其在工科领域内,这种改革显得更加迫切。接着在1995年到1998年间,理论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有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文章20余篇。1999年,本科生招生的幅度提高,研究生的数量也持续增长。研究生数量的增多,也让缩短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许多高校也在进行实验性的实践。两年学制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培养质量过短而导致的工科研究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又有了弹性学制的变化,对于能够在两年内毕业的工科研究生,则让其毕业。对于不能在两年内完成学业毕业的工科研究则可延长其学习时间。

二、变化的原因所在

1.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我国研究生的数量已是十年前的一倍多。如此庞大的研究生受教育群体,也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变化。以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数量也比较少。但是当下的研究生数量多,培养模式也比较多,有在职研究生,也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委托培养研究生,也有自费研究生;有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专业型研究生等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的差别,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工科研究生的数量也在增加,所以针对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其培养模式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调整。让培养年限变为两年制和弹性制,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需要。

2.就业市场的需要。因为工科一些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大潮中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由于培养年限的限制,工科的高级人才远远供不应求。我国处于工业化时代,工程类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和培养年限产生了矛盾。我们的经济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科人才,根据这一需求,我们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让更有才华的人能早一日走向工作岗位,早一日用自己所学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与建设做贡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缩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是就业市场的需要。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标志,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能和用人市场更好地接轨,调整自己的节奏以更适应对方的变化。

3.研究生招生扩大,质量有所下降,要求学制更自由。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工科研究生学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两年制在一些高校开始推行起来。但是两年制的推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缩减了一年的培养年限,很多工科研究生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又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前沿理论的多角度关注。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因为研究生扩招,降低了很多标准。这样很多在本科阶段知识掌握并不是很好的学生,也有机会读研究生。这就造成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本科时基础知识就不扎实,在两年制的学习中,又因时间不够,不但没有时间去弥补过去的知识漏洞,新的知识的学习也出现很多漏洞。这样在新旧知识的学习中存在过多的盲点,其实并不能保证这种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科毕业生。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推行弹性学制,就是让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同时又有实践能力,能作为一名合理的工科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两年毕业。同时,针对一些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延长其学习时间,这样可以充分地让他们去弥补之前知识的漏洞。这种弹性学制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后,针对生源的质量不同而提出的针对方案,在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也更有灵活性。

4.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哪些地方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应该先回答一个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改革主要是针对问题而言的,所以先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问题有外在的研究生教育投入问题,也有内在的结构失衡问题。因为外在的投入不足,造成了很多优秀的寒门学子学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研究生教育。也因为外在的投入不足,研究生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内在的结构失衡也有多方面的表现,有地域失衡,有学科失衡等等。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所呈现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要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变化,以适应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变化的意义所在

1.标志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国际接轨的决心。英美国家的在职研究生很多是1.5年或者1年就毕业的。而很多学术性比较强的博士研究生要五年以上才能毕业。我们注意到,他们的培养年限是很弹性化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在职研究生深造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对职业的一种辅助罢了,所以如果让他们过长时间待在学校学习,反倒会延误正常的工作。而学术性的研究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学术研究,所以需要更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力,让他们待在学校很长的学习时间,对他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很好的帮助。这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也越来越引起我国的注意,在很多的国内高校中,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的学制已经不同了,这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和国际进行接轨。

2.更注重人才与就业市场的接轨。从前文中我们知道工科硕士研究生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减小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让更多优秀的工科研究生早一日走向工作岗位,早一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这种调整也说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就业市场的变化是很敏感的,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接受之间的接轨。

3.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探索、学习以及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中日渐成熟。我国的研究教育走过的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不算长。欧洲早在19世纪就有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模式,而我国的相关教育起步还比较晚。但是在这不长的历史中,不管从相关理论界还是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都却经历了许多的探索。在探索中有错误,有迷茫,当然更有成长。从工科培养年限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正在摸索中不断成熟。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国际名校比,在培养模式上,还很太多欠缺,但我们要坚信,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终有一天会和这些名校一样出色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年限的变化势必造成学生心态的变化。从前的三年学习时间现在变为两年后,无形中会增加其学习的压力。学生们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及时与导师沟通,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和与人协作解决困难的能力。

[1]查建中,冯磊,何永汕.中国工程生源的需求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2]刘献君.结合社会需求,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J].中国教育报,2007,(4).

[3]王奇.上海研究生教育新进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G643

A

1674-9324(2014)11-0162-02

猜你喜欢

学制年限工科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大学推出“弹性学制”值得期待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