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西与越南京族的舞蹈艺术

2014-08-01陈俊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京族越南广西

陈俊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浅谈广西与越南京族的舞蹈艺术

陈俊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京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与越南山水相连,它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沿海、平原地段,也就是越南的南北部、中部、南部。广西京族的音乐曲目主要来源于越南,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精华,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些音乐元素使得广西京族舞蹈与越南京族舞蹈既有着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

广西;越南;京族;舞蹈艺术

一、从广义上来区分广西与越南的舞蹈艺术

1.从地理上来比较广西与越南的舞蹈艺术。广西京族舞蹈流行于我国广西境内,而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它与越南山水相连。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沿海、平原地段,越南京族舞主要流行于越南的南北部、中部、南部。我国境内的京族与越南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广西京族舞在它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精华,使它具有着独特的民族风味。

2.从区域上比较广西与越南的舞蹈艺术。从区域上,我们可以知道,广西京族舞主要流行于东兴市江平镇一带,在它经过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汉族、壮族等民族的舞蹈元素,致使广西京族舞既保留了原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最后演变成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越南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向,与广西山水相连,北部与我国的广西、云南接壤,东北部属于北海湾的部分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三个省区相望,从古至今,我国与越南的交流从未间断过,民族舞蹈就具有了深厚的京族文娱色彩,同时也有着浓浓的海洋文化色彩。

二、京族舞在动作上的比较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独弦琴是在越南阮朝成泰年间出现的,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资料和博物馆的原物来看,民间自制的独弦琴不管是从材质上还是形制上都是十分地相似的。从京族特有的器乐中可以看出,中越京族舞蹈在大体风格上基本是相似的,只是在细节上,各自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在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具有着各自的特点。京族舞蹈的基本步法是“三字步”、“躬身碎步”;基本动作就是要突出手部,尤其是手指,“轮指”、“转腕”、“手花”、“摇臂”等姿势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

1.中国京族舞的动作。举个例子来说,《花棍舞》是用一个大鼓击奏,由于鼓点一疏一密,节奏比较鲜明,加上鼓声浑厚,造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它可以有效地烘托舞蹈的情绪。它是京族哈节仪式中在“送神”之前一段祭祀性的舞蹈,意在“驱邪赶鬼”,同时也是为了“送神”而开路的,用以保佑全岛人畜的平安。它是在“哈亭”外由一位或两位女性表演的,表演的人两个手中要各持一根大概一尺二寸长的木棍,木棍子上面缠着各种各样颜色的花纸。动作主要是用转动手中的花辊为主,变化较复杂,有的是两根棍子上下绕圆圈,还有的就是有两根棍子分开绕圆圈,这样一前一后,从肩上到肩下,时而分开时而合在一起。步法主要是用右脚起步的“圆场三角步”,每个都做都要向台前、右、左跳三个圆圈。

2.越南京族舞的动作。在哈节上,都是祭神娱神的唱哈和舞蹈,平时都是不演唱和表演的。唱哈是用喃语演唱歌曲,主唱的哈妹手拿一副竹梆,一边击打拍边唱哈,伴唱的哈妹双手各执一根竹梆击打伴奏。锣鼓相和,每唱完一首,另一位哈妹接着唱,如此轮流演唱。哈唱之前必须跳献花舞,祭神过程中跳敬酒舞,两者舞步差不多,区别就是前者手持鲜花,后者手持香火,送神后跳天灯舞。京族祭祀性舞蹈的动作谨慎而纤细,感情虔诚而含蓄,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花棍舞》是由在亭子为帝王句型的歌舞活动演变而来的,出巡视察的帝王在路上主要是在亭子里休息的。它主要的含义是祝颂帝王,描绘一幅天下太平、万物和谐的美好景色,后来通过演变,它主要是用于祭祀神仙,来代表着隆重。《花棍舞》它最少要8个女歌伎。她们一般是挑选身高差不多的人,然后就是身着绣有金线的衣服,腰束红绿色的绉纱带,头戴厚纸凤尾帽,手中拿着扇子,肩上挑着两点蜡烛的灯。花棍队在外面集合,跟着音乐节奏一列列走到香案前。乐师击鼓保持节奏,男歌伎要分组进行和音,女歌伎开始敲云板,然后跟着音乐起舞,转圈的时候只会转半身,任何时候她们都不会背对着香案。

三、舞蹈教育的不同

由于环境、文化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原本由越南京族流传到中国广西境内京族的民间舞,在时代的影响下,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由于中越两国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以及在区域文化等影响下,中越京族舞蹈艺术必然会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主体上是相似的。

1.中国京族舞的教育。教育是民俗节日和民间祭祀舞蹈文化传承的重点。当地把学校作为传承京族的民族习俗和舞蹈艺术的教育渠道,将课堂艺术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相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能力和民族文化思想,然后开始重视本土民族文化,接着就是不断地影响到身边的人或者大到整个社会,唤醒人们的传承意识,来加强民族舞蹈文化的内动力,使京族哈节的活动可以传承得更加广泛,还可以更加长效地进行。

2.越南京族舞的教育。随着越南民族的独立,越南本土的京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自由的春天。1956年在河内建立了越南音乐学校,这是越南第一所专业化培养音乐人才的学校,后来改为河内音乐学校,2004年改名为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他目前是位居榜首的越南音乐学院,也是专业培养艺术人才的最大中心之一。在京族舞蹈艺术的传承与教学中,中越两国所用的方式有所不同。越南主要采用引进专业的教学,然后培养大批的艺术人才和师资队伍,接着慢慢地普及到中小学的教育中,进而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地方。综上所述,广西与越南的京族舞蹈艺术在本质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在历史文化、区域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它们的发展与改良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广西京族舞在汉族、壮族等民族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从京族的居住环境可以看出,它们都喜欢住在沿河、沿海地势平坦的地区,都是属于亚热带地区。两者之间既有着渊源的联系与共通,又有着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色彩。总之,随着中越两国不同的发展,在时间、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两者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着,大体上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细节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着各自所带有的民族特色和传统。

[1]阮苏兰.越南京族庙会民间演唱活动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67).

[2]何芳东.广西东兴市京族海洋文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3]韦慧梅.论京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研究,2011,(06).

[4]杨冬燕.京族舞蹈的海洋性特征与社会意义 [J].舞蹈探索,2009,(05).

[5]方钰婷.广西京族哈节及传统祭祀歌舞的现状研究[J].华章,2012,(36).

J705

A

1674-9324(2014)11-0152-02

本论文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艺术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立项资助课题《中越京族舞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TSJG201306)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3年度青年项目立项资助课题《中越京族舞蹈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13QN0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京族越南广西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