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的呼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2014-08-01周勇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教学模式

周勇良

(广东省电白县电白中学,广东 电白 525400)

新课程的呼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周勇良

(广东省电白县电白中学,广东 电白 525400)

本文通过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观念转变的要求以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长处和不足,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新教学模式,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实施策略和可行性,做出相应的评价和思考。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带给教师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要求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观,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师生关系观;要求教师要树立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改变以往强调“学到什么”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成才观,改变以往的“讲义几十年不变”的教师成才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再加上我国目前存在的教学模式的问题,这就势必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一新的课程改革。本文侧重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转变做一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现状不容乐观,对目前我国几种常用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做一剖析,就会发现它们存在着诸多问题。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即我们通常所指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付应试教育的利器,所以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或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写;教室布置作业——学习进行练习;教师检查所学知识——学生背诵书本笔记”。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显而易见。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来审视,对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持批判态度的。

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即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自主学习,教师则走下讲台,分类指导。在教学程序上重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普遍遵循着“读、练、平、讲”为基本环节的基本步骤。这种模式是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较好地做到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的辩证统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1)由于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对于自觉性不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往往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并因此而产生自卑感。(2)自学过程中的“度”教师很难把握。(3)在讲评小结阶段,教师难以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到因材施教。(4)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导致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掉队。

3.“目标——控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两种教学程序:一是单元教学程序,其基本环节包括“单元诊断——单元定标——单元新授——单元测验——单元矫正”五个环节;二是课时教学程序,其程序为:“定标——施标——查标——补标”。这个模式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有利于班平均成绩的提高。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1)过分强调目标中心,忽视了目标之外有价值的东西;(2)关注了差生的转化,却相对冷落了优秀学生的发展。(3)频繁运用“反馈——矫正”,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的负担也加重了。以上三种模式,都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它们的长处,同时克服它们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适应这个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对于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并多年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而言,要一下子从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上转变过来,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如何克服教师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呢?笔者认为,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是克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的有效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可行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这一模式做一分析。

1.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这一模式的实践,需要有相应的实施策略。为此,我们先看一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组织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及意义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讨论与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再把问题引向深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学生对“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认识更加明确,知识掌握更加深刻。(2)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展“问号行动”。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及操作举例。下面结合笔者《高一思想政治》的教学,列举一个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例,以供参考。例子:鼓励学生参与研究“修改教材”《高一思想政治》(下册)教材中“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一节,教学内容简单,但涉及一个教学重点“公民个人存款储蓄的作用”。笔者在研究教材后设计,把“公民个人存款储蓄的作用”中的一个要点“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作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课题,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自学教材,整理出教材思路,发现教材说理不完全之处;通过讨论,结合教材谈个人存款储蓄在当前货币流通中应发挥作用;尝试使用言简意赅的教材语言补充教材内容。这一教学过程表现为:“自学、发现问题——讨论、分析问题——补写、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发现问题。通过自学与提问,得知教材的思路是:货币流通顺畅及其适当的作用;公民个人存款储蓄调解了货币流通。笔者启发学生思考:货币流通不顺畅、流通量不适当的后果是什么?教材说理是否都符合当前社会的社会实际?尚未涉及当前社会实际的问题有哪些?提问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开始发现教材编写中的一些不足之处。(2)质疑互动、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问题。这一阶段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讨论、辩论,思维处于高度发散状态。他们在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后,便围绕当前“公民储蓄过度”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有些观点处于教师的意料之外:公民存款储蓄太多而不用于消费,使供求失衡,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过多存款储蓄就没有起到有效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有一部分同学谈道:要从两个方面看问题。一方面,公民存款储蓄过多说明人们生活水平高;另一方面,存款储蓄过度说明市场缺乏活力,内需不大。同时存款利息也是国家的一大包袱。所以,存款储蓄不是越多越好。学生的讨论已大大超出教材的内容,并且对教材的不足基本分析到了。(3)启发强化、实践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补写教材,解决问题。活跃的课堂讨论,为补写教材做了充分准备。笔者接下来要求学生想办法解决教材存在不足之处,即用精练的语言补充教材内容,将“公民个人存款储蓄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中的“怎样调节”的两种形式,完善为可行的三种形式。笔者这几年实行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增强;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品质;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

三、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思考

1.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评价。与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相比,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1)注重学生主体的回归。传统教学理论主要从教师如何“教”这一角度探讨教学,在这种教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的模式”。因此,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今后教学模式创新的共同趋势。(2)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传统教学模式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3)提倡教学形式个别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上趋向个别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宽容、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当然,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对进一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1)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必须以问题或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在具体做法上,给学生提出问题或任务,应成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自主学习,才有可能着手“探究”。(2)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敢于面对问题,不怕困难、不嫌麻烦,不依赖于老师和书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主动地尝试着解决问题。教师要提供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大胆猜想,尝试解决问题。这也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最好方法。(3)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教师应适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出“卡”学生的问题。这也就是强化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而非灌输意识和结论意识。上课伊始,教师就要提出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讲,自主、探究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学习能否进行,合作的效果如何,并不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愿望,而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因为如果没有或缺乏自主、探究活动,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就没有“资格”和他人合作。只有自主、探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是真正的合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教学模式新体系,是一个值得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创建,切不可把它视为条条框框,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运用,不断超越,这是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必由之路。

G633.2

A

1674-9324(2014)11-0099-03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