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4-08-01郑锦华吴金星魏新利曹海亮马新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科人才改革

郑锦华,吴金星,魏新利,曹海亮,马新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工科大学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郑锦华,吴金星,魏新利,曹海亮,马新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本文针对目前工科大学教育和学生素质现状,犀利地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人才素质的表征表明:教育改革并未成功,人才培养还不符合社会需求;某些地方道德教育严重缺失,流于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工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和具备创造工程价值的实用型人才,通过必要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高素质人才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改良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知程度,摈弃错误观念,改良教学方法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育改革;人才素质;工科教育;创新能力

当前教育界提得最多的就是教育改革,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多年,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改革的结果如何呢?笔者认为,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革命尚未成功。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的成果就是大学的数量增加了;但是一些大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却没有提高。某些地方教改流于形式,流于报告,而它的“产品”——大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提高,进而给社会带来了压力,这个现象与经济发展规律是相悖的。问题就在于大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低下,供需不合。教改必须要刺痛神经,不刺痛神经的教改必然不会成功,教育的实质性改革迫在眉睫。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关键在于为“有意义”而转变,不是为“形式”而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是“以人为本”,其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目前全球的竞争焦点是人才,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其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而支撑科技进步的载体是人才,而人才必然是为社会所认可所需要的人。教改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服务于社会,而为社会所容纳,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人。

一、工科大学的教育现状

笔者之一是在中国接受了博士前教育,在国外接受了博士后教育,在国内外企业从事了多年的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创制工作。20多年风风雨雨过后回到了教育战线,从事高等教育仅有三年,却感受良多,就笔者的一点感受发表一点看法。目前的大学校园氛围完全不同于20年前,学生更加活跃,思维更加开放,到处充满了“从容不迫”的感觉,有的学生花前月下取代了头悬梁,自我感觉良好取代了锥刺股,学习就是差事和过场,文凭才是唯一需求,只有文凭受到威胁时,才能表现出“迫不及待”。考研成了名利场,凡考必学,不考敷衍;知识浅薄,学而忘思;追求享乐,不思进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急功近利,缺乏理想;我为中心,眼高手低。似有偏颇,但绝非少数。现代社会造就了一批以个人中心主义为表征的新生代,表现出追求享乐而好逸恶劳的特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上表现出极强的健忘症和厌学症,凡此种种屡见不鲜。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大学课程教育以书本教育为主,理论教育为主干课程,实践教育尤为稀少,而品德教育大多是形式主义。应试教育的习俗仍然保留。学生考试要划重点,学校要保通过率,周而复始学力每况愈下。减负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内容,似乎学生负担是从学校而来,这种思维模式是整个社会的病态表现,最终形成了社会舆论,其中也与学校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是一个自我需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同于社会劳动,它是一种完全的自我需求。学生没有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个只有索取没有付出的过程,哪来的减负?这种思潮使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从思想上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再加上学校的错误输导,便产生了“误会”。一个没有为社会服务思想的人,怎么会被社会接受?学习怎么会有动力?这是品德教育的扭曲和缺失。工科学生课程教育类似于理科教育,基础教育占了很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对所学课程有一定的限制,学生的选择余地不大。学习与个人兴趣有很大的关系,限制课程选择,某种程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工科学生很少了解实际工程过程,学生面对实际工作就显得无所适从;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学校能够安排的实践环节和机会不多,学习过程又相对教条,使工科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工程知识又不具备。企业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工程知识,能够胜任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的问题,这就产生了供需矛盾,给学生带来就业压力,这是大学工科教育的缺失。教育改革的方向应是改劣从善,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而有的放矢,形式主义必将扼杀教改的意义。教改是全民的职责,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才能使教改取得实质上的成功。

二、工科大学教学改革的出路

教育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改的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其次,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站得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坚持德育为先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修学课程和学习时间,而是增加一些相应的实践课程,给予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社会属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不是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外教育与社会有很好的衔接,提倡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自立”,良好的理念使学生在“自由空间”里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了解机会;中国的很多地方没有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实践机会,再加上传统观念,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养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习惯。社会实践的劳动是大学生最为缺乏的教育,由此衍生出品德低下好逸恶劳的心态,没有诚实的劳动就没有丰硕的成果,劳动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基础,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意识,懂得财富创造的过程,它既是品德修养的锻炼课,也是实践教育的必修课。劳动是掌握实践技能的手段,发现问题的途径,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规范,了解企业制度,提前进入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其前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引导学生建立自立自强的理念,消除好逸恶劳的陋习,提高实践技能。工科教育应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坚决改变一扇门(即,从学校门出进学校门教)的状况。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即为缺乏工程教育素质的教师,“己不知何以教之”,照本宣科、误人子弟的教学方式是教改的核心。工科教师不但要有引经据典的能力,更要有实际问题解读的能力。大学科技创出能力的低下,也反映出教师实践能力的缺失。工科人才的创出,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改善其知识结构,从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工程师与科学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工程师创造未知的世界,科学家研究现存的世界”,科技创新是工程师的职责,现存世界的解析是科学家的职责,我们在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教师的主要特质应具备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育应更贴近工程应用,提高工程价值的创出能力。建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课程设置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界限,给学生完成自我设计的机会。天赋和志趣是成功的一半,学而无趣是失败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学校具有因材施教的氛围,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合格人才是学校的职责。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内因是根本,而为外因所促进,高层次人才要在内因的冲动下给予外因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诱发他们创造的冲动,因势利导,最终培养出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新人类”。

三、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品德表现为基础,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事业鞠躬尽瘁的理念,有贡献于社会的良好道德素养,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根植于心,淡薄名利健康向上,作为人才的基本道德底线。“师行之,子效之”,改革教师队伍中的文过饰非、功利主义思潮,给学生正直、勤奋、公正的榜样形象,以大公无私的作风影响学生,以先人后己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工科实用人才的养成打好坚实的道德基础。在知识教育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教育改革虽然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内文化传统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改革就缺少共同之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教育交往的频繁,各国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增加,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其他国家借鉴了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而变革自己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实用人才创出能力的低下,重在缺乏理想,懒于身体力行,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德为先,努力提高社会实践的教育水平,为企业提供和培养务实能干、引领创新的人才。

G642.0

A

1674-9324(2014)11-0028-03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面向企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SJGLX081)。

郑锦华(1965-),男,湖南常德人,博士,教授,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从事高等教育与节能技术等研究。

、教改项目主持人简介:吴金星(1968-),男,河南通许人,博士,教授,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从事高等教育与节能技术等研究。

猜你喜欢

工科人才改革
人才云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