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的探讨

2014-08-01张馨如黄漫青庞美霞綦菁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检验员实验教学食品

张馨如,黄漫青,王 芳,庞美霞,綦菁华

(北京农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教改创新】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的探讨

张馨如,黄漫青,王 芳,庞美霞,綦菁华

(北京农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提高和体现食品分析中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尝试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将食品分析实验课列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并且对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的提高,加强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食品分析;实践能力;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科研能力

食品分析是整个食品质量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辅料和添加剂的分析,为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该课程在各高校的食品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通常都被列为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食品的分析检测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我校食品分析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不断尝试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为提高和体现食品分析中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将食品分析实验课列为食品分析理论课之外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对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的提高,加强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将实验指导发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每次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实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开始前对每次的实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让学生对每次的实验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减少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失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通过实验课程的有效设置和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对今后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各种实验的统筹能力。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实验设置中,我们尝试了对实验项目进行合并,有效安排实验内容,如进行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实验时,样品放进烘箱中要干燥2h左右,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安排了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程的时间,使学生在规定的实验课时内,参与更多的实验内容,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在今后实际的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中对各种实验的统筹协调能力。

3.增加实验课程设置的连续性,模拟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考虑实验内容安排的有效性外,还考虑了实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比如,将食品中的灰分测定和铁含量测定安排在两次实验课中,在做完灰分测定后要求学生将灰分保留,在后面的实验课中再做灰分中铁元素的测定,这样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了各次实验的连续性。同时,学生连续对同一种样品中不同成分进行分析和检验,这种连续性的实验课程设置充分模拟了食品理化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

二、注重对学生实际的检验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很多环节都是实验老师代为操作,如提前配制好试剂溶液,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后期的收尾工作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改革,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并全程参与实验的实施和收尾工作。实验教师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试剂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自己配制实验中用到的溶液,同时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效率,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配制同一个实验中用到的不同溶液,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实验课时的效率。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说明书自己操作实验用到的仪器,实验结束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并清洁实验工作台,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改革后的这种全程参与实验的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项目的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的食品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较完善而客观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考核制度,模拟食品质量检验员的考试

我们将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后,对其考核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通过实验操作考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分别从试剂的配制、食品中各营养成分的测定、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三个模块出发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并处理实验数据。每个题目都有多个考核要点,并且各得分点都严格模拟食品检验员考试中的职业技能鉴定要点,如配制某一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从浓度计算、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过程和实验的收尾清洁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结合学生平时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的实验课程成绩。这样一方面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以及通过实验课程学习后实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参加过这种模拟化的食品检验员理化检验技术考试后,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员考试会得心应手,增加食品检验员的通过率,也为学生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食品分析实验的目标是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评论等。我们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贯穿于食品分析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通过多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通过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良好习惯。在我们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中,增加了学生实验前对实验相关内容的预习,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出现的问题、自己的想法、原始数据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保持卫生,爱护实验仪器,让学生参与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和清洁环节,并且在实验中和实验完成后鼓励学生提出实验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我们还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的良好实验习惯,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对科研中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的预习、准备、实施以及收尾等各个环节的实验工作中,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科研中的实验操作能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强化了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练习,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工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1]钱建亚.《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4):61-62.

[2]常银子,余英玉,余筱洁,吴峰华.以《食品分析》为切点对实践主导教学的改革研究 [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42-143,154.

[3]李晓雁,甄润英,梁鹏,黄宗海.《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48-50,64.

[4]赵建芬,梁巧荣,张素斌,韦寿莲,严子军.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J].广东化工,2010,37(6):157-158.

[5]邱春江,李升福.《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8,(22):27-28.

[6]李兰扣,陈中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广州化工,2009,37(8):230-231.

[7]张旋,刘玲,纪淑娟,白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4-116.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9]刘长春,谭佩毅.食品检验工(高级)[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于劲松,杨波.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1):5,41.

G642.0

A

1674-9324(2014)11-0025-03

张馨如(1979-),女,硕士,实验师,从事食品安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黄漫青(1969-),女,硕士,高级实验师,从事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检验员实验教学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食品造假必严惩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论检验员的素质与人才培养
听质量大师讲故事:约瑟夫·M·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