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牵手 肩并肩 共成长
——“师徒结对”促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2014-08-01秦红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本园师徒幼儿园

秦红芳

(江苏省镇江市凤凰家园幼儿园,江苏 镇江 212000)

手牵手 肩并肩 共成长
——“师徒结对”促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秦红芳

(江苏省镇江市凤凰家园幼儿园,江苏 镇江 212000)

众所周知,再高文凭的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群体中,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时间段。如何缩小这样的时间段?理清头绪,想出多个方案,经过多人多次的研究,决定用现有的资源“老教师”来带动新教师,通过“师徒结对”这个途径,让大家获得双赢,让幼儿园更快更好地发展。

师徒结对;固定研修;双向提高

一、现状分析

我园在2011年9月引进了4名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孩子的性格、年龄等特点还不够了解,还不能完全将自己的专长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相结合,发挥出最佳的教育作用,而我园现有的老教师中经验丰富,专业特长显著。针对新教师最薄弱的地方即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制订了师徒结对指导方案。我们将有经验的老师与新老师一一结队,配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形式,指导新教师进行教学评课、反思修改等活动,更快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实施

1.师徒结对、双向提高。老教师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工作目标之一。要经常向幼儿园的几位骨干教师请教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以确保带领新教师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工作中耐心对待新教师,不厌其烦地帮助她们解决疑难困惑。根据老教师的指导,新教师多次试教,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叙事讨论、回归实践。师徒小组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通过真实的案例讨论,理清思路、发现教育现象背后的根源,找到最佳的个人指导方式,从而在观察与分析、讨论与交流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在叙事与讨论中,老教师表现出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判断生成、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以及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都是值得新教师学习的地方。

3.读书交流、提升理论。全园开展了每学期“精读一本业务书籍,写一本读书笔记,开一次读书交流会”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倡导每个师徒小组每半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由每位教师从业务书籍或专业期刊上收集相关的好文章,向小组成员介绍其主要的或者是精辟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独到见解,交流中老教师再给予观念提升。

4.一课多研、反复实践。我们在每个师徒小组每月进行一次“一课多研”活动:第一教学后大家集中研讨,在达成共识后拿出最优改进方案,由老教师按集体智慧提出的方案加上自己的实践性智慧,进行第二次教学,新教师观摩;观摩后面对再现的实施效果,在分析成败、总结提炼后,每位新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自己的专长,再次组织活动。这样,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观摩——提升——再实践”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维度的提升。

5.交心活动、拉近距离。我们在学期的中途和期末都开展一次交心活动。活动中,由每个师徒小组推出一位中心发言人,介绍本组一学期以来的活动内容及取得的经验,大家在分享的同时还要进行讨论,对能达成共识的部分给予肯定,对存有异议的部分确定为下学期深入研究的内容,再次回到实践中去求证或向专家请教。

三、取得的成果

1.总结出一套适合新教师成长的好方法。(1)建立新教师成长手册。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证明科研的开展过程与结果,为了让新教师更好的成长,我们建立了新教师成长手册,成长手册丰富着新教师的工作生活,成长手册激励着新教师进取,鼓舞着新教师不断进步。(2)搭建新教师成长平台。我园提供了很多平台,鼓励新教师积极参加。如论文竞赛、公开课观摩活动以及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等等,充分展示新教师的各项才能。(3)新老教师紧密结对。师徒结对,关键在于师傅和徒弟在结对子的过程中,相互督促,教学相长。师傅对徒弟起到了示范、督促、指导的作用,徒弟通过模仿、请教、实践,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过来,这种形式更快、更好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4)出台一系列的评价体系。新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新教师之间有着怎样的竞争标准,对新教师的成长如何进行评价等等,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评价表格,如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评价表格中的细则要求,评选出各项荣誉称号。

2.新教师变得成熟起来,完成从新手教师到合格教师的转化。老教师完成了再学习、再思考、再研究、再提高的过程。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新老教师之间交流切磋,形成课题研究的气氛。这种研究遵循由低层向高层递进、由横向铺开向纵深发展的原则,帮助了新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实现了从新教师向合格教师的转化。

3.在园内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研修群体。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中班年级组的师傅、徒弟相处融洽,已经形成了随时提问、随时解答、随时实施的良性循环教学过程。

4.幼儿是课题研究的有效受益者。教学的对象是幼儿,一次课程、二次课程、一课多上……这些深思熟虑、共同研讨的课程直接作用在幼儿身上,使得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5.发展了本园的内涵,提升了本园的品牌。每一项课题研究,都离不开本园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本园在人力精神上充分调动大家的研究激情,投入到课研,课研也回报着本园。这几年来,有效地推动了本园的发展,在新园如春笋般林立的润州区,作为老公办园,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然这和老师的勤劳、进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着“让每一个新教师走向成功”的理念,我们努力营造了一个和谐奋进的研修氛围,一个互动合作的群体环境。通过师徒结对的课题研究,使新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合作、务实、创新中更快地成长!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现代教学论纲要.

[3]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G610

A

1674-9324(2014)11-0024-02

猜你喜欢

本园师徒幼儿园
唐僧师徒再就业
可爱的师徒
爱“上”幼儿园
端本园的一个下午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