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

2014-08-01王晓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初中方法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枢纽,是具体负责管理学生和班级的责任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以身作则,抓好班风,热爱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应该关爱问题学生,善于抓住良好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6-02

班主任是最直接的学生管理者,负责班级工作的管理、组织和策划,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树立良好班风和校风重要保障。要做好班级工作,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让我也悟出了一些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浅谈如下。

一、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在学校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除了自己的同学,就是班主任老师,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班主任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班主任能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求学生讲究卫生,班主任首先就要着装整洁;要求学生不能迟到,班主任自己就要提前到教室;要求学生文明礼貌,班主任首先就要文明礼貌,文明对待学生;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首先要兢兢业业,将本职工作做好。在这种无声的感染中,班主任的德与能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才能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导,一个班集体才会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二、细节入手,培养好的班风

初中生年龄还小,有的学生集体意识、卫生意识不强。班主任老师应常到教室和学生自由学习与活动的场所查看,才能对学生的习惯有比较深入了解。教室良好的卫生、学生的自觉认真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精神风貌,都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及时予以要求和提醒,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要从细节入手,如要求学生勤洗手、定期洗澡、着装干净大方,同学之间用礼貌用语,班级卫生三洒两扫等,可以以“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等为主题进行班会讨论,加强学生的自觉意识。要坚决杜绝学生的不良言行,如打架、破坏公共财物、上网、吸烟等现象,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对待。班主任可在班会中组织学生就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讨论,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不能沾染坏习气的道理。针对个别已经有不良倾向的学生,要耐心开导,真诚劝诫,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敲响警钟,让他们在共鸣中放弃不良倾向。

三、真挚师爱,赢得学生信任

真挚的师爱是能感化一切的力量,师爱体现在尊重与信任学生,体现在真诚而宽容地对待学生,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方面。每个教师和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但是都应该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作为一个统领全局的大前提。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师爱的表现自然也要因人而异。对待性格内向、性情温顺甚至有点懦弱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慈善的一面;而对于一些自制力差、性格顽皮的学生,就应该严格要求;对于性格倔强、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则应该循循善诱,似宽实严,必要时恩威并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种方式的,但只要有爱,学生就会感受到,他们的叛逆的心理、脆弱的情感、心理的压抑、自暴自弃的言行就会在师爱的感化下得到消减和化解。

四、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

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价值。初中的学生正值朝气蓬勃的少年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个性正在形成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要将班级创造成为一个利于学生发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自信、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独特的部分,予以肯定,给予帮助,尤其不能忽视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的个性亮点,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也能够树立起自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独有的闪光点,有的学生爱好书法,有的学生喜欢音乐,有的学生热爱写作,有的学生精通电脑……班主任要不断寻找机遇、创造契机,让这些学生在各种场合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展示自我,必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宽严相济,善待问题学生

初中生年龄尚小,身心发展尚不完全,是非善恶观念还不完全成熟,因此他们对一些问题和现象存有不正确的甚至错误的看法或做法,这些都是难免的。但是问题学生不一定肯定就是坏学生,因为他们的所谓“问题”,多是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班主任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当作是坏学生,因为学生的动机常常是纯真的,有时候无非就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有所夸张而所导致的行为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犯了错误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宽容和理解,因此班主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方法,就不能仅仅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而是让他们吸取教训,在错误中成长。

六、善抓契机,增强教育效果

教育的契机是指在一些特殊的、能够帮助教育学生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在这个契机还没有到来时,班主任需要等待,当这个时机来临的时候,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升国旗后举行爱国主义讲演,在“五一”劳动节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在西方的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在教师节培养学生对老师的爱等等。初中的班主任要充分做好学生的情况调查,自然而主动地接近学生,抓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人制宜,积极鼓励学生,真诚帮助学生,让班主任的每一次鼓励和帮助都转化为学生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新课程改革50问——《扬州教育》特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魏国良.学校班级教育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晓媛,女,甘肃省和政一中,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初中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